短视频以其短小精悍的表达方式,正在不断构建和呈现那些引人注目的“高光时刻”,体育运动的高光时刻、文化艺术的高光时刻、日常生活的高光时刻……短视频正以独特的方式服务当今的审美生态,用日常化的表达方式“破解”原本属于“专众”范畴的知识、文化和艺术。借助于视觉化、年轻化的表达样态,短视频弥合了生活与艺术,架起了日常与美学的桥梁。


图/IC photo

 

近年来,随着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不断发展,以90后为主体的青年人,借助如短视频等新型移动互联的传播方式,成为民乐民曲传承和推广的新力量和主力军。在短视频平台,青年民乐民曲演奏者收获千万级粉丝、百万级点赞已经逐渐成为常态。而受喜爱的青年演奏者们主打的乐器也非常多元,如葫芦丝、琵琶、唢呐、古琴、板胡、陶笛、柳琴、中阮、京胡、马头琴、二胡、古筝、笛子、扬琴、箜篌、尺八等,不一而足。青年人成为民乐民曲传播新力量的背后,是一种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新景观。

 

一、艺术下沉:短视频成为文艺传播的新空间

 

短视频的诞生与发展降低了影像内容创作的门槛,媒体为大众赋能,让原本属于专业化创作领域的影像内容成为大众的日常。尽管内容由大众创作,但依靠生活化的传播方式和多元化的传播内容,短视频不断追求艺术下沉与内容提质,成为艺术传播的新空间。

 

1.生活化的传播方式

 

近年来,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迅速发展,已经成为青年人极为重要的信息获取方式和审美经验来源。更为重要的是,人们观看短视频常常是处于一种生活化的状态,而民乐民曲的创作者也会因这样生活化的观看需要,以高创意、日常化、爆点密集的方式制作短视频,相较于传统的音乐会、演奏会,以及广播电视仪式化、完整性地呈现乐曲,创意性民乐民曲短视频更容易为人们所触及、认知和接受。

 

同时,短视频也极大地释放了青年创作者的能量,短视频平台的高度开放性使得大量青年创作者能够便捷进驻,便捷地拍摄、上传、分发作品,这种方式也给他们演奏和制作的短视频以“破圈”、收获喜爱和关注的可能性。这又能进一步激发青年演奏者的创作热情,激发他们通过创意短视频传播传统文化的活力和智慧。


图/IC photo 


2.多元化的传播内容

 

青年创作者发布的传统民乐民曲短视频之所以能够火爆,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内容的多元化。这些短视频作品几乎不会将传统的、完整的、大体量的、不加改造的民乐民曲简单呈现,而是巧妙地将民乐民曲进行了当代化转换,以适应包括青年人在内的短视频观看者的认知方式、喜好方式、价值方式。

 

例如,青年创作者常常会将传统民乐民曲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如用传统乐器弹奏流行歌曲;与热播影视作品、网络文艺作品相结合,如用传统乐器弹奏热播剧《陈情令》中的音乐;与短视频平台提供的手段相结合,如利用拍同款、与网友互动同框录制等方式展现弹奏的魅力;与生活场景相结合,将民乐民曲嵌入到日常生活熟悉的场景之中,如田间地头、商业街区、居家客厅都可能成为创意演奏的场所;与实用技能讲授相结合,给网友普及传统乐器的弹奏知识和方法;与视觉愉悦相结合,不少作品在视觉上前期拍摄精良、后期制作精致,甚至带有电影级视觉效果;与技能相结合,不少短视频中展现了青年创作者极高的弹奏水准和能力,如盲弹等方式吸引了相当的点赞和关注。上述示例的方式满足了短视频用户多元化的内容喜好,也不断激发着青年创作者们创意化地将传统艺术与当代审美相结合。

 

二、审美上行:美育实践助力短视频进入“中场”

 

美育是流动的,是实践的,也是随着历史和时代的步伐不断变化和丰富的。新媒体时代,美育的范式正在随着媒介技术和审美需求发生改变,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大众审美养成的新舞台。

 

“出圈”一词几乎是伴随着自媒体诞生的,它的意思是指某个文化或事物的传播突破了固定的受众群体,被更多人了解和需要。短视频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消弭了日常生活与艺术的界限,带动了更多艺术形态“出圈”,发挥了其在美育层面的重要功能。

 

抖音是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音乐在视频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民乐民曲既作为视频内容的音乐元素,也作为主角被不断呈现,二者可谓完美融合。借助平台的传播特色和优势,抖音发起“dou艺计划”,并开启了短视频昆曲艺术传播专场、短视频戏曲艺术传播专场等特色美育实践活动。这些专场活动整合了专业民族音乐人和民间艺人,并有效带动了大众的审美取向,活动以“人人都是艺术家”为初心,同时也切实地为“人人都是艺术家”提供了现实的物质条件。


抖音截图

 

短视频具有以小博大的传播魅力,短视频平台带动民曲民乐“出圈”,终会带动更多的“圈外”人“入门”,这种有效的美育实践是一次带动全民审美上行的过程。伴随着一批批具有艺术性、审美性的内容注入,短视频平台能够成功规避由于低门槛准入带来的审美滑坡危机。当短视频平台能够源源不断地输出知识的、艺术的、审美的优质内容,并带动审美性内容和日常性内容的无缝融合,标志着短视频发展进入了“中场”。

 

三、青春语态:新传播方式夯实文化传承力量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当代社会快速发展,包括民乐民曲在内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曾经一度受冷,重要原因在于其一时难以与当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认知方式相对接,特别是因此让不少青年人对其“敬而远之”。

 

 但近年来我们可喜地看到了一种“旧”与“新”的交融,也即原来我们误认为是“陈芝麻烂谷子”的“旧”的传统文化、传统音乐,却成为了90后、00后等“新新人类”的观看喜好。在影视领域,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秦帝国》《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我在故宫六百年》等传统文化类纪录片、综艺节目成为青年人“热追”的焦点。而在短视频领域,国风民乐受青年人喜爱的景观也非常典型。这让我们既看到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不是“陈芝麻烂谷子”,而是在当代化、青春化、网感化改造之后能释放巨大的观看号召、价值号召;同时,这也让我们看到新一代年轻人的“青年理性”,他们能够更加公允地看待传统文化,更加热情地拥抱传统文化,更加自觉地传播传统文化,形成了青年人热情创作、热衷观看的正向循环,这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显著的、可喜的文化连续性的逻辑。

 

期待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年人还会不断寻找更加新颖的媒介方式,通过创意挥洒、智慧铺展,为我们不断呈现优质的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作品,这也是在不断拓展文艺传承的方式渠道,不断释放文艺传承的生命力量。

 

四、以短育长:青年日常生活的深层审美

 

艺术教育和审美培育是一项需要长线投入的事业,短视频构建了全新的传播生态,它也正自觉地担起了审美培育的重担,短视频虽短,但它以“短”育“长”也成为大众对新媒介的长远期待。为更好地营造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沉浸式体验,为短视频注入价值、审美和理性,将有深远的意义。

 

青年已成为短视频生产与消费的主力,在民曲民乐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我们看到了青年对优质内容的主动选择,也看到了他们作为传播主力军的文化自觉。短视频未来应利用视觉化的影像表达方式,为年轻一代营造持久的、稳定的创造空间和审美空间,让日常生活的深层审美成为主流。

 

古语有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自古便是人类的基本精神需求,短视频传播民曲民乐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回归礼乐的氛围与诗意的美感。通过对高深艺术的日常化“解码”,艺术与美不再是远离日常生活的存在,短视频用青春化的传播方式,引导大众成为创造艺术与美的主体,也为青年一代提供了文化实践、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的持久性社会动力。

 

文/冷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刘俊(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


新京报编辑 徐美琳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