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提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倡议两周年。10月27日、28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在京举行,来自亚洲30多个国家以及5大国际组织的高级别官员和专家学者们相聚“云端”,共议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新举措,开启亚洲各国文化遗产保护新篇章。


10月28日下午,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吕舟在对话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亚洲文化多样性视角中的北京中轴线》。随后他接受了新京报记者专访,介绍了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工作的新进展,并就中轴线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提出建议。


北京中轴线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新京报:你曾提出,“我们在讨论世界遗产的时候,也是在讨论遗产对于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可能的贡献”。从这一视角出发,北京中轴线对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独特价值和贡献是什么?


吕舟:世界遗产的保护是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结合在一起的。保护文化遗产,是为了汲取古代文明的精华——其中有物质财富也有精神财富。保护是为了今天和未来的人类生活更美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世界遗产的定义是:历史留下的遗产,今天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是当代人应当传给后人的财富。


北京中轴线反映了中国文明对于城市空间秩序和生活秩序的理解和塑造。北京则是对中国传统理想都城模式的实践,折射出中国古代文明的光辉。


北京中轴线是对产生于3000年前周代的理想都城模型的实践。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北京,从来没有一个城市如此典型、完整地体现了这种理想的都城形态。它的背后是中国传统哲学、自然观和对理想社会形态的追求。


从3000年前的城市理想秩序,到750年前元大都选址规划,再到明代对北京中轴线的扩展,清代的完善,一路继承发展,一脉相承、不曾中断。今天,北京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也都强调了中轴线,将其作为北京城市最重要的发展轴,这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案例和实践。


正阳桥遗址可能成为中轴线重要遗产要素


新京报:最近,中轴线申遗的考古发掘在正阳桥有进展,最新的发现对申遗文本要素有影响吗?


吕舟:正阳桥在中轴线十分核心的位置。我们一直认为对正阳桥的考古是事关北京中轴线价值的重要工作,最近的考古工作发现了镇水兽,这很令人鼓舞,说明桥体很可能仍然得到了保存,这与城建档案所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正阳桥的形态有望伴随着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的进程重新展现出来。


如果正阳桥的遗址能够通过考古发掘展现出来,它也将成为北京中轴线重要的遗产要素。我们很期待考古成果。


新京报:除了正阳桥,还有其他价值重大的考古成果吗?


吕舟:我们也期待天桥的考古发掘成果。


期待更多市民参与活化利用中轴线


新京报:都城北京是按照《周礼·考工记》的规制建设的,所谓“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时代在变化,中轴线不同区域的功能也在变化。今天7.8公里的中轴线上,不同段落的功能和特点变成什么样了?


吕舟:从南向北看,南段原来是皇家祭祀区域,今天这里繁茂的古树、掩映其中的历史建筑,使这一区域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保护展示区域,也是北京城市中心区巨大的生态区域。天桥到前门则是北京传统市井文化最为丰富的区域,也是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区。天安门广场是今天中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礼仪活动中心。故宫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建筑群和博物院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展示区。北京中轴线的最北段,地安门内大街、地安门外大街到钟鼓楼则是北京老城城市生活最有代表性的区域。


今天的北京中轴线和北京的社会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中轴线也是中国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的中心和重要载体,是首都风貌的核心。


新京报:近几年,北京中轴线申遗的推进可谓紧锣密鼓,与此同时,北京的市民、游客则对中轴线知之甚少。你认为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建议?


吕舟:通过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我们对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价值做了深入的发掘和详尽的阐释,但这种价值研究的成果如何转化为大众的知识,转化为人们的文化自豪感,仍然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也需要社会的各个方面积极参与到这个传播过程中,教育、文化旅游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希望,更多媒体、机构、社会各界包括普通市民和游客能够参与进来。


新京报:你提到了普通市民和游客的参与,我在永定门公园发现,这里空间很大,绿化很好,但是利用得并不充分。有人大代表、文化保护参与者提出,可否引入文化项目?


吕舟: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北京中轴线作为一个由一系列建筑群、城市空间环境构成的遗产,也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可以承载与其价值表达相适应的各种文化活动。最近在相关政府部门、文物管理单位的支持下,一些年轻人发起的“古建音乐季”在包括中轴线上的一些古代建筑中,表演传统音乐,吸引了许多人参与,为整体认识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我们讲“让文物活起来”,就要赋予它相应的文化功能,彰显它的价值,创造条件让周围社区的居民、让城市的各群体尤其是年轻人参与进来,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今天激发和张扬城市的新活力。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