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商务部部署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消息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图/商务部网站截图

11月1日,商务部网站发布了一则消息《商务部部署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其中一句“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备受网络关注,在社交平台以刷屏之势被转载。
 
一些网友似乎在这句话里“捕捉”到了什么弦外之音,甚至脑补这句话是否别有意味。很多二次转发的平台把“鼓励家庭储存生活必需品”单独拈出做了标题,由此产生了更为刺激眼球的效果。其实,只看最原始的消息题目,很难想象出有什么巨大“内涵”。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在商务部网站搜索“保供稳价”的关键字,能搜出相当多的类似通知,比如,今年中秋时也下发了《商务部部署中秋国庆期间防疫保供稳价工作》。11月1日商务部的这则消息,不过是针对市场可能的波动而所做的例行工作,没有必要过度解读与放大。
 
仔细梳理能发现,疫情发生之后,鼓励家庭储备应急物资早已是一种常规操作。2020年11月底,应急管理部就已经发布了《全国基础版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里面就包含了饮用水、方便面、外用药品、口罩等等,此外各地也有不同版本的“清单”。
 
储备物资以应不时之需,可以说已经成为疫情后的“常识”。疫情一旦出现,通常会面临小区封闭、出行受限等管制措施,可能对居民生活造成不便,个别地方还出现过抢购物资的情况。在这个背景下,倡导居民提高应急管理意识、强调家庭进行适量的物资储备是很自然的。

顺着这个逻辑,商务部在此时“鼓励家庭储存生活必需品”就不难理解了。当前疫情在部分地区零星出现,不少人被隔离,一些城市、小区都开启了一些管制措施,志愿者运送生活用品的场景再度出现。
 
加之受降温降雨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近期部分食用农产品特别是蔬菜和一些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这个通知的本意就很明显了:未雨绸缪为人们提个醒,目的是民众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状态。
 
因此,对这个通知不要曲解本意,更不要过度紧张、去抢购物资。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物质生产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这几天不少人还沉浸在“买买买”的“双十一”狂欢里。储备物资应急,其实就是我们抗疫经验的一部分。着实没必要过度解读通知中的一两句话,人为制造紧张、焦虑的氛围,更不必自乱阵脚。
 
当然,在疫情已经发生的一些地方,人们应当有所准备,避免管控措施到来时措手不及。在此也应该强调一句,面对疫情,我们应该保持平常心与理性判断,这同样是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

特约评论员 | 夏妍(媒体人)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