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碳中和的要求和国际最佳实践相比,我国金融机构在治理框架、实施路径、气候风险分析、环境信息披露和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仍有差距。


“双碳战略是一条又长、又宽、又厚的赛道。‘长’指的是中国是碳排放大国,也是减碳任务最重的大国;‘宽’指的是大量相关的产业都会不断地涌现出来;‘厚’指的是,在这个赛道里,有‘矛’和‘盾’的关系,不断有新的‘矛’出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后又会出来新的‘盾’,又需要新的‘矛’来解决。”在近期举办的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坦言。


那么,在这条“道宽且长”的赛道上,金融机构作为绿色金融的参与方,如何不断创造出新的‘矛’来解决双碳转型中的新问题?


金融机构在气候风险分析、产品创新上仍有不足


虽然我国目前绿色贷款不良率低于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绿色债券尚无违约案例,但有银行高管在公开演讲中指出,低碳转型过程中一些高碳企业和项目逐步退出,金融资产质量将承受裂变的压力。


“比如随着电炉炼钢逐渐替代高炉炼钢,全球钢铁行业未来将减记450亿至700亿美元的搁浅资产,而钢铁行业对应的银行贷款将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工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总经理李志刚举例称。


诸如将高炉炼钢替代等案例,都是全球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主动向低碳经济转型中真实的做法。而政策变化、技术变革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企业信用的冲击,有可能传导至金融体系。李志刚介绍称,这是“转型风险”,其与“物理风险”(即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都属于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


根据公开报道,与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已被许多业内专家提及。综合多位专家的阐述,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压力测试尚缺乏方法学和工具的支持,资管业和保险业的案例较为空白。开展环境压力测试的机构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然而气候风险因素也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到商业银行的投融资决策中。


应对气候风险这样的外部性难题,一个关键工作是环境信息披露。“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充分的环境信息披露是金融体系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产业的重要基础,被投企业和项目的碳排放信息披露则是低碳投资决策的重要基础。”有专家表示,我国目前对大部分企业尚未强制要求披露碳排放和碳足迹信息,对金融机构也缺乏环境和气候披露的要求,多数机构也缺乏采集、计算和评估碳排放和碳足迹信息的内部能力。


中金公司研报也称,当前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对绿色金融核心参与方提出了相关政策指导,但尚未理清各部门关系与应承担的信息披露责任,形成完善的绿色信息监察与共享网络。


从产品创新能力看,我国金融机构同样存在不足。以绿色保险为例,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指出,目前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是我国最主要的金融产品,相比之下,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应用仍多处于局部、分散的试点探索阶段。


“当前绿色保险产品主要以环责险为主,企业投保意愿有限,还存在绿色保险产品创新缺乏数据支撑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绿色投资能力建设不足等问题。”周延礼同时也提到,绿色保险和投资信息披露有待完善。


如何解题?业内专家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如何进一步助力经济低碳转型?


业内专家给过不少建议。周延礼提出,从激励企业绿色转型来看,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绿色保险可依据被保企业碳排放量或其他有效的环境指标,制定差异化的保险费率,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企业的参保成本,以此引导相关企业低碳转型。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建议,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气候相关风险进行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并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和相关服务。他的建议还包括:制订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适应的战略规划,强化治理机制建设;明确界定棕色资产,开展对商业银行资产碳强度和碳足迹的核算,完善信息披露等。


对于证券承销机构和交易中介机构,马骏认为,应重视发行主体的ESG表现,引导市场实现差别化定价,强化产品创新能力,推出更多支持减碳的产品。建议尽快推出碳期货产品,发挥风险管理功能,建立规范的碳金融市场。


更多的业内人士强调合作的重要性。陈文辉认为,“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资本和金融的引导支持;资本需求又需要政策引导,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


银行业协会绿色信贷业务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叶燕斐在“绿色赋能·永续发展”银行业绿色金融论坛上也提到合作。他表示,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寻找绿色资产成为金融机构难点,可以从“减污”“降碳”“增绿”和“防灾”四个方面寻求机会。


以“降碳”来说,钢铁、铝、铜、锰和其他金属行业,材料不能替代,行业也不会消失,关键是如何通过低碳技术对行业进行技术改造,降低行业碳排放,这需要大量信贷支持以进行技术改造。而可再生能源如风力、水电、光伏发电等领域也需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上述工作靠银行或者保险等金融机构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要加强与各个部门和地方政府合作。”他说道。


监管也在此方面推进。央行国际司司长朱隽近日表示,绿色分类标准、信息披露、压力测试是绿色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发展绿色金融要进一步夯实基础。“央行将推动绿色分类标准‘国内统一、国际趋同’。目前国内有发改委、央行、银保监会三套绿色分类标准,在适用对象、项目范围、精细程度上存在差异,未来需尽量统一标准。”


事实上,全世界正在形成对碳中和的巨大共识,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的资金规模远不止百万亿元人民币规模。据联合国有关机构测算,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全球温升控制目标,全球预计需要近100万亿美元。


面对资金缺口,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首先,发达国家要兑现每年1000亿美元的出资承诺,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建立鼓励绿色可持续投资的制度设计、政策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引导社会投资流向低碳领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胡萌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