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刘洋)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之后立什么,怎么立?高校如何培养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如何培养“大先生”?今日(11月18日),中国传媒大学(以下简称中传)召开人才工作会议,给出“中传方案”,其中包括改革青年教授聘任制度、建立拔尖人才培训实施办法等系列措施。

 

“破格直聘”助力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此次会议重点发布了人才工程计划及人才工作相关制度文件,包括《中国传媒大学学术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项目实施办法(修订)》《中国传媒大学教学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项目实施办法(修订)》《中国传媒大学创作型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项目实施办法》《中国传媒大学“金核桃”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授聘任实施办法》等系列制度文件。

 

其中,在青年教授聘任方面,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教学型、教学创作型、科研型岗位教师可进行申报,达到相应的聘任条件,便不受资历条件限制,直接聘任为正高级职称。根据文件要求,申报人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并应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中传表示,这种“破格直聘”将加大对潜力人才的托举力度,将培养一批三十多岁、年富力强的青年教授,为有志青年配足“弹药”,助力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基于一系列文件,中传本次改革建立了从毕业生到博士后、到青年拔尖人才、再到“金核桃”人才,成为“大先生”的人才培育链条。其中,“金核桃”人才面向校内外聘任,学校将为其提供每年税前人民币25万元的特殊人才津贴,支持其提升能力水平,支持其学术创新研究。学校还将优先推荐“金核桃”人才申报国家各类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中传表示,系列改革将形成“筛选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托举一批、造就一批”的人才梯次发展格局,做到人才贯通培养、梯次培育。

 

社会声誉也被列入人才评价体系

 

记者了解到,中传此次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代表作+贡献度+主观评价”的人才评价“十字方针”,表示将以此解决破“五唯”中破与立的问题。

 

其中,代表作是指要具备体现自身最高水平和最强学术能力的代表性成果,彰显专业水准。贡献度主要指对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贡献,既包括服务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也包括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教书育人成效、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等贡献。主观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自我评价围绕个人特点和优势以及努力方向进行自述;社会评价由评审专家对参评人的教学、科研、贡献、潜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也包含社会声誉。

 

据介绍,代表作将实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度,贡献度与主观评价实行专家会审制度,力保评价客观公正,评出高质量、评出真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表示,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多措并举、统筹谋划,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定十字评价方针,系统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立体化、相对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建立健全高质量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培养一大批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造就一批新时代传媒领域的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