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记者在党代会上了解到,近年来石景山区倾力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建成新首钢大桥、六工汇、冬奥广场、首特绿能港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实施城市织补创新工场、国际人才社区等项目,释放58万平方米产业载体空间;紧抓冬奥机遇,首钢滑雪大跳台、主运行中心等场馆建成投用。


2019年9月29日,新首钢大桥。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滚动实施62个老旧小区改造

 

昨日,记者从党代会上了解到,自石景山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石景山区认真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紧抓服务保障冬奥筹办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机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胜利完成了石景山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

 

北京市石景山区委书记常卫在报告中介绍,石景山区三次荣获国务院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通报表彰,昔日的工业锈带蝶变为城市活力秀场,成为京西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和网红打卡地。

 

在城市更新方面,石景山区编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五年计划,滚动实施改造62个老旧小区共计713栋、400万平方米,积极探索老旧小区改造的“石景山样本”。持续推进西黄村、北辛安、衙门口、广宁村等4个重点棚户区改造,共拆除城中村、平房区及非住宅房屋建筑面积400余万平方米,竣工安置房1.6万余套,1.5万户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在城市转型方面,五年来石景山区倾力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全面落实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四个复兴”,深化区企联动,基本完成“十大攻坚工程”建设任务,建成新首钢大桥、六工汇、冬奥广场、首特绿能港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实施城市织补创新工场、国际人才社区等项目,释放58万平方米产业载体空间。构筑国际化特色产业生态,聚焦“科技+”“体育+”,成功举办服贸会、中国科幻大会等重大活动,打造国内外“首发”“首店”“首秀”“首演”品牌,建成全市首个体育产品公共保税仓库,获评“北京市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此外,以“京西八大厂”为主体,加快推动老厂区调整改造和低效楼宇提质增效。

 

首钢滑雪大跳台等“1+6+1”场馆建成投用

 

五年来,石景山区全力服务保障冬奥筹办,擦亮了“双奥之区”金名片。坚决履行属地责任,组建场馆外围保障团队,强化城市运行、维稳安保等各环节工作。开展三个“百日会战”攻坚行动,冬奥组委总部、首钢滑雪大跳台、主运行中心、交通指挥中心、电力运行中心等“1+6+1”场馆建成投用,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M11冬奥支线、锅炉厂南路、北辛安路南段、高井规划一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北京冬奥公园、冬奥景观大道精彩呈现。

 

此外,石景山区紧抓冬奥筹办黄金期,推出支持冰雪产业发展政策,吸引国际雪联中国办事处等重要冰雪体育机构和项目落户,先后承办“沸雪”世界杯等30余项高水平冰雪赛事,推动冰雪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同时深入开展冬奥“六进”活动,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示范区。

 

民生实事项目完成率均达到70%以上

 

此外,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把手进社区”工作,形成“1+2+4+100”具体安排,明确“三进三问三提升”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区级层面115项民生实事已完成82项,街道层面206项民生实事已完成179项,“一把手进社区”337件办事项目已完成244件,所有民生实事项目完成率均达到70%以上。

 

基层党组织是组织体系的“最后一公里”。记者从石景山区第十三次党代会获悉,近年来,石景山区基层党建全面投入社区疫情防控。持续开展党建引领“全响应”行动,发动机关干部、在职党员、“老街坊”等1.6万余人参与社区防控,深入开展“敲门行动”。

 

在强化基层治理能力方面,石景山区基层党建深化“关键小事”推进。围绕物业管理和垃圾分类两个“关键小事”,健全联组联动工作专班,完善定期调度推进机制,制定物业服务水平提升三年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党建引领物业管理融入社区治理“三进四联两评”模式,开展垃圾分类社会动员“十大专项行动”,上线“石分达人”微信小程序,物业“三率”三年目标一年完成,垃圾分类“七率”指标显著提高。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编辑 白爽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