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吴苹苹)12月7日,青岛市教育局官方网站发布通知称,为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机制,加强对中小学校法治教育的专业指导,青岛市委政法委、青岛市教育局会同青岛市普法办等有关单位,成立了青少年法治教育联盟,以有效破解青少年法治教育部门协同不够、师资水平不高、精准性不强三大难题。

 

通知指出,将通过搭建工作统筹平台的方式破解部门协同不够的难题。联盟的成立有效统筹了教育部门和政法等部门两股力量,联盟成员单位定期会商确定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调查研究、改革探索和创新实践的重点任务,协同开展面向青少年的法治宣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微视频比赛、模拟法庭比赛等活动,推动部门资源有序进校园,有利于提升“送法进校园”活动的精准性和规范性。

 

同时,联盟有效整合了校内校外两种资源,组织联盟成员单位结合自身意愿和接待条件,有序开放办公场所,接纳青少年开展参观学习等法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走进法院、走进检察院、走进律师事务所等,零距离感受法律威严,打造“走进”系列法治实践活动品牌。集聚联盟成员单位优质资源,共同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法治资源教室,支持学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打造多元投入、成果共享的青少年法治教育阵地。

 

此外,通知明确,将通过搭建专家指导平台的方式破解师资水平不高难题。目前,青岛市中小学法治课程教师中具有法学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只占3.1%。联盟成立后,成为向学校输出法治教育专业资源、专业力量的重要资源库。

 

一方面,联盟成员单位将选派长期从事普法宣传教育的公职人员担任青少年法治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建立常态化专业指导机制,并参与教师培训进修等活动,带动法治教育任课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另一方面,联盟成员单位将向中小学校派任法治副校长,与在校法治教师共同构成专兼职相结合、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兼备的法治教育队伍,为提升法治教育实效奠定坚实基础;还将组织退休法官、检察官等有时间、有故事、有履历的老同志担任法治志愿者,走进课堂以亲身经历讲法治故事,增强法治教育趣味性。

 

另外,将搭建学用对接平台以破解普法精准性不强问题。通知指出,在学校课堂中实施的法治教育,主要基于课程和教材开展,多是照本宣科,机械式的条文讲解,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而公检法等政法单位在具体的司法、执法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校园欺凌、故意伤害等青少年犯罪问题以及溺水、毒品、诈骗、性侵等青少年受侵害问题的典型案例和矫治经验。

 

基于上述鲜活素材,联盟成员单位将联合开展政策和案例研究,开发法治教育专题课程和讲义,开展“以案释法”普法教育,指导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活动,构建“资源共享、课程共建、人才共育”的法治教育体系,使法治课程直面问题、贴近实际,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联合参与法治教育课程的调查研究、咨询指导、成果评审,共同推出法治教育精品课,做强特色、做亮品牌。


记者 吴苹苹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