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21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这个日期比去年提前4天,也是近五年来,发布粮食产量数据最早的一年。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2020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是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第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稻菽成浪,稻谷满仓,这是我国自2004年起,迎来的第十八个丰收年,中国人的饭碗,再次牢牢端稳在自己手里。

 

连续十八年,人们对丰收的喜报几乎习以为常,然而,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大国丰收,从来没有“容易”二字。这场“十八连丰”是如何炼成的?该如何保证“十九连丰”?什么才是丰收中的 “中国密码”?在采访中,专家们回溯了政策布局推动,谈及了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顶层战略,中国当然要有对粮食安全的底气和信心,但也要常怀对粮食的敬重与珍重,这样,通往稳定和丰收的大门才会始终敞开。

 

2021年6月,安徽亳州麦收。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布局 政策保障推动低开高走

 

2021年开局的光景,让很多农人有些紧张。从2020年12月,冬麦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就偏少五到八成,农业农村部今年2月份还在紧急通知部署冬小麦抗旱保苗工作。那时,正是小麦需水高峰和春季田管的关键时期,冬春连旱,势必会对小麦返青生长构成威胁。

 

同期,根据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会商预测,2021年我国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重于常年,旱涝灾害可能南北连发重发,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严峻复杂。这一年的开局,是被官方认定的气象年景偏差。

 

农业要靠天吃饭,到底如何才能摆脱粮食生产的不利形势,实现低开高走?实际上,对“三农”政策敏感的人,从2020年年末就能感觉到2021年粮食生产格局与往年不同。

 

去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今年1月3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谈2021年“三农”工作热点话题时,即称农业农村系统已立下“军令状”,要求务必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并力争稳中有增;2月,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3月,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将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作为今年国家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这也是我国首次将粮食产量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同时,各个方面约束性的政策也不断升级。一方面,多地开始将粮食产量列入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第一次在我国行政法规中明确。

 

另一方面,藏粮于地战略成效显著。年初,新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出台,严防耕地“非农化”,制止耕地“非粮化”;紧接着,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视频会,将今年1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部署到位。

 

在这样的政策布局下,相比于去年,2021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播种面积均有所增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较去年增长了0.7%。

 

专家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到,国家政策层面的重农抓粮,对于我国最终能取得“十八连丰”意义非凡。“政策下达给了粮食安全很多保障,特别是对耕地面积的坚守。”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战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秀东认为,耕地面积是谈及粮食安全的门槛儿,“没有面积,谈目标是非常空洞的。我们常说,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与此同时,春播时节,两部门联发《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安排今年农机补贴190亿元,扩大了补贴范围;下半年,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再次发布《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覆盖农业生产9个方面,包括继续实施稻谷补贴和产粮大县奖励等政策。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武拉平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则提到,政策不仅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也从各个角度激励着广大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

 

意外 农业灾害打乱生产节奏

 

粮食生产终究要靠天吃饭。尽管在政策上有对保障丰收的全面布局,但气象、虫害上的意外情况仍然令农业生产者始料未及。

 

如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此前预测,偏差的气象年景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现端倪。据国家应急管理部数据,2021年上半年,全国共出现19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数量较近十年同期均值是偏少的,但极端性强。

 

7月末,产粮大省河南与极端天气狭路相逢,这场小时降雨量突破中国大陆历史极值,被人们称作“百年一遇”的大雨,造成河南全省超1400万亩农作物受灾,绝收500万亩,受灾区主要集中在新乡、周口、开封、安阳等产粮大省,秋粮受灾首当其冲。

 

对于北方的农村来说,相对于旱情,应对强降雨的经验要匮乏太多,洪涝或许只存在于遥远的记忆里。种植者们从未想过,7月末的一场雨可以下得这么大。在河南周口西华县前邵村,只需一夜,庄稼地就成了一片汪洋,只有零星的玉米从水面上探出头来。村民邵俊涛说,下雨前的一个月,村里人还在抗旱,可这场雨带来的,是村庄4830亩地几乎全部绝收;在河南鹤壁市淇县石桥村,只需半小时,承包人张鹰的农场里最深处积水就能达到2.5米,5000亩玉米地被雨水灌满,再难寻一棵玉米的影子。

 

夏秋之际,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因旱受灾,到了10月份,山西、陕西在经历旱情之后又遇水灾。这些灾情给我国秋粮生产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几组数据显示,河南秋粮受灾面积1100万亩,占河南全省秋粮面积的14%,占全国秋粮面积不到1%;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因旱受灾1930多万亩,仅占全国的1.5%,而且杂粮杂豆等低产作物占比较大。而山西、陕西的水灾发生在秋收期间,两省秋粮产量已基本形成,灾情对产量影响有限。

 

抗争 要靠天吃饭也要虫口夺粮

 

“农业生产的过程也就是与自然灾害抗争的过程。”第三季度,在农业农村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如是说。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先后多次紧急派专家前往受灾严重的省份,指导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这一季的劳作他们不甘以颗粒无收收场,在今年9月前,河南绝收的525万亩地块有一半左右已完成改种补种。周口的前邵村两个月内被淹三次,每次被淹后的积极补种和复产,让村民在秋天最终收获了粮食与蔬菜;在鹤壁石桥村的农场,初步评估时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土地只有一半可以进行补种,最终农场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清淤排水,争取了3500亩的蔬菜种子用于补种。绝收的庄稼,曾击垮农民对于未来的盼头。而补种和复产,除了减少损失,更是普通农业生产者对于灾难的抵抗。

 

8月初,排涝结束,河南周口前邵村开始旋耕土地。受访者供图


除了一直要靠天吃饭,国家丰收,还离不开虫口夺粮防病害。1月末,农业农村部印发《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预计2021年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病虫害发生面积超20亿亩次,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直接威胁粮食生产安全。

 

但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上半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防控资金的投入,小麦病虫累计防治面积超过10亿亩次,病虫损失控制在了5%以内。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玉米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防控也都到位。

 

那么对比历年,今年全国农业受灾情况总体如何?成灾面积、损失又算是怎样的量级?事实上,据全国农情调查显示,今年1-7月,全国农作物累计受灾6300多万亩,比去年同期少9000多万亩,比近5年同期少1.2亿亩。

 

而在10月下旬,全国秋粮收获大头已经落地。据农业农村部数据,今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亿亩左右,而近10年平均每年农作物受灾3.6亿亩,从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看,今年在近10年里,仍是我国农业灾情最轻的一年。

 

总账 东北捷报锁稳丰收定局

 

河南无疑是受极端天气影响最严重的省份。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相对于2020年1365亿斤的粮食总产量,2021年河南减产56亿斤。但大国丰收,是要算“总账”的。

 

10月10日,在我国东北部的黑龙江农垦区,38岁的种植户陈新明和妻子开始了一年中最忙碌的秋收。在此后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他们要“仰仗”一台三年前买的收割机,收完自己种下的346亩水稻。陈新明说,今年年景不错,水稻亩产能够达到1200多斤,比去年增加了大概100斤。

 

来自东北地区丰收的捷报,意味着全国丰收的定局已被锁定。

 

黑龙江佳木斯洪河农场,水稻丰收。赵爽 摄


今年11月初,全国秋粮丰收过九成,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表示,虽然河南、山西、陕西因严重的洪涝和干旱造成秋粮减产,但我国其他主产区多数是增产的,尤其是东北地区增产比较多。“全国有增有减,增的比减的多,算总账的话,全国秋粮增产已成定局。”

 

正如刘莉华所说,就全国粮食产量数据来看,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7个粮食增产。其中,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合计增产达188亿斤,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70.3%。

 

在拥有2.18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的黑龙江,有我国最大的国营农场群,9个管理局,百余个农牧场,组成了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如今的黑龙江洪河农场有限公司,隶属北大荒集团,也曾是我国在1980年批准建设的第一个现代化国营农场。这里的种植户有1700余人,他们多则承包一两千亩的土地,少则承包百八十亩。

 

陈新明是1700余名种植户之一。在农场种粮20年,陈新明说印象中还没有哪一年的“积温”像今年一样,较历年平均温度高了200多摄氏度,水稻成熟的日期比往常早了约10天。今年9月,农场根据今年的气候特点,采取了分段收获的方案,第一阶段由机械割晒,第二阶段才开始大规模直收,为的就是抢收水稻。


黑龙江佳木斯洪河农场,种植户查看水稻生长情况。赵爽 摄

 

洪河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部长陈永生告诉新京报记者,在我国的垦区,所有农场对于分段收获都不陌生。主要考虑的方面除了能早收获早上市,为种植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外,更在于它能缓解机械集中作业的压力、减少机收损失,也能规避因为粮食水分过多而造成的发霉浪费,保证粮食安全。

 

陈永生介绍,对比农村地区的普通个体的农业生产者,农场确实给予种植户很多约束。但同时,管理和技术上也带来很大的帮助。在一个框架内按照标准完成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这是国营农场非常重要的使命和价值。

 

据悉,在今年10月16日,洪河农场有限公司70.65万亩土地秋粮已全部收完,粮食总产量为40.08万吨,粮食产量持续增长。这48万吨秋粮,在黑龙江全年7867.7万吨粮食产量面前,不足0.6%。但正是这来自产粮大省丰收的捷报,也正是这星星点点的增产喜讯,锁稳了我国今年粮食丰收的定局。

 

经验 什么是大国丰收的“中国密码”

 

专家视角下,抛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众多具体数据背后,“十八连丰”本身就意义非凡。

 

武拉平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全球疫情连年持续,在这个大背景下,粮食的稳定丰收就是给百姓的定心丸。“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特别是在国外一些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当下,我国口粮价格维持稳定的意义重大。同时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粮食的稳定丰产也是大家收入的保障。”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武拉平。受访者供图


另一方面,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武拉平还指出,粮食生产的稳定,同样利于饲料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畜牧业等众多行业的发展,“我们常说要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其中更多的意义在于粮食安全是社会的稳定器,粮食的增产增收,会给其他相关行业带来最基本的保障。”

 

事实上,直到我国进入新世纪,粮食生产的稳定性,才逐渐迈上新台阶。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钟钰提到,在21世纪前,我国粮食生产一直存在“周期”,“ 一个周期4-5年,大体表现为‘两丰一平一歉’的周期循环。”打破周期瓶颈,是中国实现粮食持续增长的开始。

 

那么,在连续十八次获得丰收之后,端稳14亿国人的饭碗,有什么规律与“密码”需要牢记与延续?

 

面对这个问题,专家不约而同提到包括高标准农田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灾害面前“国家队”的快速响应、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顶层战略,“同时,较高的机械化程度在夺取丰收过程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王秀东指出,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71%。特别是小麦机收率达97%,在今年秋汛期间,如果没有这么高的机械化程度,也就失去了抢收抢种的资格。

 

“另外,社会化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怎么种地、谁来种地的问题。”截至2020年全国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90万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16亿亩次,钟钰认为,社会化服务到位,不只规避了一些土地流转的风险、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种粮的质量。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钟钰。受访者供图


“国家重农抓粮的决心是一切经验的前提。”这是记者采访时,专家频繁提及的一个“共识”。它不仅在宏观上划定红线,约束、督促着各个地方完成任务,也涉及粮食生产每一个环节中的工作者。

 

武拉平特别指出,在年初,我国将粮食生产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具有重要意义。“往往在经济增长、收入不断提高的时候,人们会开始忽视粮食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所以将粮食生产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的是我国对于粮食安全持续关注的决心。”武拉平谈到,在我国已经消除绝对贫困、不断促进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兴旺的大背景下,粮食的生产效益往往不如其他产业,乡村产业发展或许就会挤掉粮食生产发展的空间,而党政同责之下,行政手段的干预可以进一步让粮食生产受到重视,也势必会调动各个地方的种粮积极性,推动地方政府调动资源,保证粮食生产。

 

展望2022 粮食丰收有底气也需警惕

 

目前,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2021年即将结束,随着我国小麦秋播完成,2022年的粮食已经“在路上”。

 

在当下,专家视角下,我国粮食生产环节还存在什么样的隐忧?2022年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还会有哪些?

 

这其中有的顾虑,来自于过去一年中出现过的巨大损失。王秀东提到,河南特大暴雨后,可以看到我国的产粮大省鲜有处理突发洪涝灾害的经验,“现在来看,河南很多地区的排水是个问题,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要在基础建设方面下功夫,否则随着未来莫测的气候变化,在农业生产上依然会面临很多麻烦。”王秀东同时提到,粮食生产的重心不宜全部压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应比现在更多地扛起粮食责任,这也就意味着在耕地面积上,南方地区仍有提升空间。

 

有的不安,来自于现阶段粮食生产过程中的隐忧。今年以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持续上涨。钟钰谈及到外地调研时,去年每吨1700余元的尿素,今年价格上涨了约七成。“即便是面临生产原材料上涨或者是环保压力导致的价格上涨,这个幅度也超过了合理范围,也超过了很多种植户的承受能力。”尽管今年年中,中央财政对实际种粮农民下发了200亿元的一次性补贴资金,但在未来如果再次面临生产成本的上涨,那么农民种粮积极性又该如何保障?钟钰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问题。

 

宏观方面,专家们提及了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重要性。“在耕地保护方面,中国是全世界最严格的国家,这和我们人多地少是有密切关系的。”武拉平谈到,18亿亩耕地红线是粮食安全最为重要的保障和基础。而在科技方面,国家自2007年启动建设了以50个主要农产品为单元、产业链为主线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培育良种,国内首席科学家和国内顶尖的专家院士,围绕小麦、水稻、玉米等这些主要的农产品进行联合攻关,为粮食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探索空间和潜力。”

 

那么,2022年会是下一个丰收年吗?

 

实际上,近年来,对于粮食产量增长速度趋缓,关于“我国粮食产量是否到达瓶颈、触及天花板”的疑问从未停止。钟钰强调,“我们要认清一个现实,就是国家对于粮食生产的产量,其实并非是在追求一年比一年高,就如同今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也是要求‘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对于国家粮食安全来说,产量稳定意义重大,而在保证稳定的基础上,政策、科技的持续引导和投入,农机和耕地面积的进步空间,都是中国能够在2022年再次争取大国丰收的底气。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