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第一年,广袤的农业农村,正在经历快速的现代化转型,来自政府、社会、企业等各个方面的力量,依旧在不断投入,也在不断探索和思考,怎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乡村自己的发展力量?

 

在河北省张家口已帮扶3年的碧桂园社会责任经理王小帅,也在寻找更多的途径。在张家口市赤城县东卯镇,这个县最边上的镇,他和他的同事们,尝试新的帮扶方式,寻找新的乡村发展机制。

 

12月9日,王建军的大棚里,王小帅(右)和王建军商量未来的发展计划。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一个致富带头人的脱困

 

2021年12月9日,河北省张家口赤城县东卯镇井儿沟村外,一片连绵的蔬菜大棚,在山间的平坦处绵延至很远。

 

白天的大部分时间,气温都已经降到0℃以下,大棚间的积雪,很久都没有化尽。棚膜外面覆盖着厚厚的棉被,为棚里正在生长的蔬菜提供保护,小部分没遮住的地方,露出崭新的蓝色棚膜。

 

棚膜都是新换的,今年7月的一场冰雹,把原本的棚膜打得千疮百孔,80多个温室暖棚、30个春秋棚无一幸免。“损失惨重。”大棚的主人、一家名为君缘蔬菜合作社的负责人王建军说。

 

12月9日,王建军在他的大棚里告诉记者,今年他遭遇了生平最大的冰雹,也赶上了菜价最好的时候。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王建军是井儿沟村的村民,以前一直做木匠,2009年,有人在他们村租地种菜,建起了大棚,后来,租地盖大棚的人不干了,王建军就把这些大棚租了下来。

 

100多个大棚投入巨大,而生产的风险更大。“一亩地左右的大棚,光棚膜就得3000元左右,还有苗、肥料、人工等,但市场价格无法预测,能否收回成本,全凭运气。”王建军说,价格最低的时候,整棚蔬菜只能扔了,“卖菜的钱,还不够雇人采收的成本。”

 

天灾是更加难以应对的麻烦,比如今年7月的冰雹,100多个棚被打坏了,使用寿命3年的棚膜,一夕之间成为废品,损失近30万元。

 

棚膜补不上,影响的不仅是王建军自己,还有数十位在合作社就业的村民,王建军告诉记者,大棚里长期雇佣着10多位村民,农忙的时候,这个数字可以达到40。

 

冬季蔬菜生产很快就要开始,棚膜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王建军和几十位员工的收入。

 

一笔来自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的15万元帮扶资金,帮助了王建军,新的棚膜很快换上了。“冬季蔬菜生产基本没受到影响,赶上了菜价最好的时候。”王建军在一座芹菜大棚里说。青翠的芹菜有齐膝高,已经接近长成,再有一段时间就能收获了,王建军告诉记者,芹菜的产量为8000斤到9000斤,而当前市场上的价格每斤接近2元。

 

“今年碰上了从未见过的冰雹,损失惨重,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好价格,幸好得到了帮助,没有错过。”王建军说。

 

后发村庄更需要帮助

 

王建军得到资金帮扶,来自于碧桂园的一项产业帮扶政策。

 

王小帅告诉记者,从脱贫攻坚开始,碧桂园就建立了多种方式综合的帮扶模式,产业帮扶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2021年,乡村振兴进入快车道,在政府层面,原有政策依旧保持着连续性,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来自企业的帮扶力量,同样没有停止。王小帅这样的帮扶者,也在探寻更好的帮扶方式、寻找更需要帮助的人。

 

东卯镇位于赤城县东南部,和北京延庆挨着,从东卯镇到延庆,只有20多公里,开车半小时左右。而从东卯镇到赤城县城,则有60多公里,开车需要1个半小时左右。

 

隶属于赤城县,却又处在全县最边缘的地理位置上,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东卯镇的发展都是较为滞后的,工业匮乏,农业产业也很难发展。

 

“我们这里的土壤很好,但以前产出很少,大部分种点儿玉米之类的粮食作物。”王建军告诉记者,“以前很少种经济作物,销售很难,包括蔬菜,种出来没人收,要让农民自己找地方去卖,太难了。”

 

像君缘蔬菜合作社这样的农业产业,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慢慢建设起来的,王建军告诉记者,他负责的合作社中,30多个农业大棚,是脱贫攻坚中建设起来的扶贫产业。“这些年慢慢发展,比以前好了很多,最起码销售的问题不发愁了,因为种得多,所以现在已经有人来收了,在地头就可以卖掉。”

 

12月9日,东卯镇井儿沟村的蔬菜大棚。今年7月的冰雹中,这些大棚受损严重。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即便如此,新兴的助农产业和经营主体,抗风险的能力依旧不强。王小帅告诉记者,一场冰雹,影响的不仅是王建军,还有数十位在这里就业的农民。这也是王小帅选择帮扶这个合作社的原因,“在过去的帮扶中,碧桂园一直在探索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致富带头人+农户’的乡村产业模式,王建军负责的这个合作社,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产业,帮助这个合作社发展,在未来,可能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盖一个农贸市场

 

距离井儿沟村不远的水磨湾村,可能是整个东卯镇最热闹村子之一,因为这里有一个周边村民们自发形成的小集市。

 

12月9日,赤城县东卯镇水磨湾村。水磨湾是一个大村,也是附近唯一一个村庄小集市的所在地。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水磨湾村是一个大村,全村1300多人,常住的有900多人。村子建在山脚下,一条排洪沟穿过村庄,暴雨季节用来排山上下来的洪水。沟的两侧,有一片100多米长、10多米宽的平地。每天上午,这里都有十多个卖东西的小摊,有卖蔬菜水果的,也有卖各种日用品的。

 

水磨湾村两委委员李素琴告诉记者,原本排洪沟两侧,都是村民建的猪圈、牛圈等,2009年,村里进行了治理,把这里改造成了一片平地,重新修整了排洪沟。“以前,这个沟就是一个臭水沟,村民叫苦很久了,改造之后好多了。”

 

改造之后,就在这个排洪沟两侧的平地上,渐渐有了摆摊卖菜的人,十多年来,慢慢形成了一个小集市,“多是附近各个村庄的,也有旁边白草镇的,甚至还有延庆千家店那边花盆村的。”

 

12月9日,赤城县东卯镇水磨湾村,村中间的这条“臭水沟”,将在不久后改建成一个农贸市场。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之所以能形成这个自发的小集市,是因为在东卯镇,几乎没有一家正式的农村集市。没有集市,对村民们来说,缺乏销售农产品、购买日用品的渠道,不论是增收,还是消费,都非常不便。

 

王小帅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就想着在这里盖一个市场,而这个想法,事实上是东卯镇政府想了很多年的。

 

“我们村里人老说,啥时候能把这臭水沟治理好呢?”李素琴说,“其实村里一直都想治理,也想把这里建成一个真正的农贸市场,也估算过成本,需要20万元到30万元,但一直缺钱。”

 

12月9日,水磨湾村“臭水沟”旁,东卯镇和水磨湾村的干部和碧桂园的帮扶人员一起,共同规划未来的农贸市场。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两方想法合拍,一笔来自碧桂园的帮扶资金注入,农贸市场就进入了筹备阶段。李素琴告诉记者,规划中的农贸市场,有1000平方米左右,会有20-30个摊位。不大,但刚好适合这里的情况,又有发展的空间。

 

王小帅告诉记者,碧桂园有产业帮扶的项目,也有消费帮扶的项目,这个农贸市场,其实是两者合一,“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通过打造帮扶品牌‘臻碧乡’、线上销售等多种方式,帮助农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在此基础上,这个市场则是一种新的方式,不必把农产品运到城市,而是在农村内部,给村民们提供更方便的销售途径,同时也是一个方便的消费途径。和来自城市的消费帮扶不同,本地的消费市场成形后的可持续性或许会更强,而且还能给村庄带来一个稳定且有生命力的产业。”

 

用产业建立持续发展的基础

 

乡村振兴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入新的阶段,也有了新的需求和形态。

 

对那些刚刚摆脱贫困的乡村来说,怎样巩固脱贫成果,拥有自身发展的能力,尤为重要。

 

在过去,和大部分发展滞后的乡村一样,东卯镇的大部分乡村,面临着地理位置不佳、资源缺乏、产业不发达、人口外流等情况。

 

产业不发达,意味着收入不够,人就会往外走;消费不畅通,意味着生活水平难以保障,人还是会往外走。

 

井儿沟村的蔬菜合作社,水磨湾村的自发小集市,这些看似规模并不大,影响力也只是覆盖周边的产业,恰恰是一个个村庄发展的基础。

 

王小帅觉得,不论是帮助合作社对抗风险,还是帮助村里建农贸市场,都是希望村庄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脱贫攻坚以后,原有的帮扶都还在延续,但也确实需要新的内容。”王小帅告诉记者,碧桂园有多年的扶贫实践经验,也有大企业的运营管理优势,怎样在乡村振兴的时代,继续发挥这些优势,是他们正在思考的问题。

 

“比如联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我们是有优势的,也有更好的管理经验和运营模式,让乡村的产业良性发展。再如,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三农,融合城乡市场,落地可持续产生效益的产业模块,以产业模块产生的效益反哺乡村公用事业,从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这些方面,也正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