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薇娅被罚13.41亿元背后,直播网红偷逃税问题引起了多方关注。


12月20日,杭州市税务局稽查局有关负责人就黄薇偷逃税案件答记者问时表示,黄薇(薇娅)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申报偷税部分,较隐匿收入不申报行为,违法情节和危害程度相对较轻,处1倍罚款。其中,何为“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申报偷税”?


有业内人士介绍,这涉及网红主播圈经常看到的一个词:税务筹划。一位不具名的资深税务筹划专家告诉贝壳财经记者,2021年的7月份以前,很多直播网红都是把公司开到上海崇明岛,因为崇明岛当时的(税收优惠)政策是最好的。



此前,雪梨偷逃税事件让偷逃税的讨论从明星转移到了网红,其中海南、天津、崇明等新的税收洼地受到关注,坊间纷纷猜测这些地方会成为网红主播避税的“霍尔果斯”。实际情况如何呢?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调查发现,有了霍尔果斯的前车之鉴,政策趋严,地方政府在设立优惠条件时,会要求企业实质性经营,从而打击钻漏洞的空壳公司。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新业态的出现给税制征管带来一定的挑战,此次对直播网红补税的管理是保证税收公平、调节收入分配、共同富裕的体现。在他看来,一些税收洼地已经到了需要清理整顿的时候,“自贸港的优势是国家给的,打造税制有竞争力的自贸港不代表是避税港,不能利用这个漏洞去偷漏税。”阅读全文>>>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12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等多件法律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对“歧视妇女”的具体含义进行规定。同时,法律还将丰富人格权益保障内容,对精神控制残害妇女的行为作出禁止的规定。


据介绍,我国现行法律中“歧视妇女”的含义不够清晰,修订草案增加了“歧视妇女”的含义,规定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禁止基于性别排斥、限制妇女依法享有和行使各项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我国推进男女平等的现状,修订草案还新增了关于为加速实现男女事实上的平等而采取的暂时特别措施的规定。


非暴力化手段是近年来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新特点。通过洗脑驯化,操纵女性精神,教唆女性自残自杀等事件屡屡见诸报端。


在一些地方,执法部门还查处了一批开展PUA培训、网售相关课程的组织和个人。此外,“女德班”以言语自侮、自轻自贱摧毁女性人格尊严、荼毒女性,屡禁不止。


针对这些情况,修订草案增加了禁止通过精神控制残害妇女的规定。同时增加了禁止出卖、非法送养女童的规定。阅读全文>>>


12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修订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草案。


对于信息报送和发布制度不够完善,影响信息上传下达的及时性、准确性的问题,此次草案提出了畅通渠道、完善有关制度。



草案拟规定,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和新闻采访报道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建立网络直报和自动速报制度,提高报告效率,打通信息报告上行渠道;加强应急通信系统、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确保突发事件应对管理工作的通信、广播安全畅通。


值得注意的是,草案明确规定不得授意他人迟报、谎报、瞒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突发事件信息。阅读全文>>>




西安的新冠疫情尚未结束,近日一种叫做出血热的传染病又在西安现身。


网上有传言称该病的传播和当地被老鼠污染的草莓有关。目前,西安当地农业部门已辟谣,指出草莓和出血热没有必然联系。出血热是一种怎样的传染病?得了出血热有哪些表现?和吃草莓有关吗?



什么是出血热?有专家表示,出血热发病急、进展快、重症患者有一定的病死率,但从近年来的数据看,总体病死率不高。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数为8121例,死亡48例,死亡率为0.0034(1/200左右),所以总体上来讲,出血热不是那种病死率很高的疾病。


得了出血热有哪些表现?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感染肝病中心主任贾战生介绍,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伤为主要特征,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死亡。出血热在发病早期会出现“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及“三红”(脸、颈和上胸发红)等症状,与流行性感冒非常类似,因此容易因误诊误治、自行服药导致病情拖延而加重。专家提醒,治疗出血热一定要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到规范性医疗机构治疗。


和吃草莓有关吗?近日西安多家医院出现出血热病例,不少网友将矛头对准当地的大棚草莓,认为是草莓被老鼠污染,导致人吃之后感染了出血热病毒。该说法一度被谣传为“吃草莓会得出血热”。12月20日,有免疫学方面专家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如果草莓确实被携带汉坦病毒的老鼠污染过,没有彻底清洗直接吃的话,有可能传染出血热,但这种概率非常小,平常吃草莓注意清洗、消毒即可。食品安全专家云无心也称,“吃草莓会得出血热”的说法有些牵强附会。阅读全文>>>




木心被更多人认识的时候,已经是位长者,人们愿意尊他为老师,听他慢吞吞地讲课;后来,他拥有了更多读者,《文学回忆录》让他备受年轻人的喜爱,相见恨晚。


如今,木心几乎已成为每个读书人都知晓的名字,但对真实的木心来说,人们了解的,或许连一半都没有达到。对木心,人们有推崇、有赞赏、有质疑,也有标签化的误解。



12月21日,是木心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日。书评周刊在此之际推出专题《迟到的人——木心逝世十周年纪念》,以下为对谈陈丹青的文章。


记者:大家一提到木心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有人质疑你是在“造神”。


陈丹青:我跟木心的关系是件小事,可是被放大,被议论了。换在30年前,文学界这个出来了,那个出来了,出版界批评界都做同样的事,报纸、杂志、研讨会、访谈、见面会……集中议论某个作家,但那时不会说你“造神”。自媒体时代就是吃瓜时代,木心不是变成“神”,而是被自媒体变成一只瓜。


记者:借助木心,其实也可以反思我们现在的很多事情。比如对木心的攻击,断章取义地读到其中一两句话就开始骂,这是不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对审美的包容性也越来越小?


陈丹青:如今每个用微信微博的人都不被包容,不是吗?你说他的话太直白,金句又多,太容易被人挑出来。是的,但也不是。自媒体时代的言论其实都被转发、被曲解、被攻击,这不是木心一个人的遭遇。


这样一个话语环境,木心干净,确实讨人厌。可是谁看过木心的书,谁真的喜爱他,一聊就知道的。尤其是年轻一辈,心思很干净,很诚恳。六年来我亲眼看到来很多青年读者,每周收到木心读者的信,什么感觉?大多是很文弱,很内向,很淳朴的人,迷途羔羊似的。他们未必真懂,可是为了木心哪句话,诚心诚意老远来乌镇,展厅待很久,来好几次,还会哭。


记者:他晚年的时候据说是如果看到有人写他的文章,他会记下来,他会看……


陈丹青:没有一个艺术家不希望别人看他。没有的。张爱玲从来不回复读者,但每篇评论都看。艺术就是为了跟人分享,为了拿到窗外去——来看呀,来看呀,告诉我你们怎么想。没有一个艺术家会说:“啊,我才不想知道读者怎么想。”那样说是不诚实的。我不太相信作家关于自己的谈论,不要太相信。阅读全文>>>




编辑 贾聪聪 魏冕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