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黄鑫宇)12月23日,北京银保监局正式下发《关于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北京地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据北京银保监局有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对于北京地区“专业领先、管理规范并取得明显实效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正常经营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以及“不具备经营保险中介业务条件、不能依法依规落实监管要求、无法正常经营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施意见》均提出了具体的指导要求。


其中,对于不具备经营保险中介业务条件、不能依法依规落实监管要求、无法正常经营的中介机构,该位处室负责人强调,将遵循市场化退出的处置思路,探索多种方式引导该类机构或其股东依法依规退出市场,积极引入具备技术特长、资源优势和合规意识的股东,推动机构腾笼换鸟、转型发展。同时,北京银保监局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加强分支机构规范管理,主动撤销“三无”机构。依法依规探索建立主动歇业制度。


当前,北京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呈现出主体数量多、发展速度快、市场活跃度高、经营创新性强等特点,行业高质量发展条件基本成熟。“截至2021年11月末,辖内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388家,总资产占全国的33.8%,主体数量、资产规模和业务收入均居全国首位。其中,保险经纪机构171家,保险专业代理机构170家,保险公估机构47家,另有在京保险专业中介分支机构468家。”北京银保监局该位处室负责人披露道。


据悉,北京保险专业中介市场已经涌现出一批具备一定管理基础和经营特色,在保险产品创新、风险管理服务、先进技术运用、寿险营销管理等方面展现专业价值和优势的中介机构,发挥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但“仍有少部分机构以‘收单挂靠’为主要业务来源,专业能力有所欠缺;部分机构经营理念存在偏差、过度追求业绩,发展可持续性不足;部分机构治理结构和内控管理仍需进一步规范,基础投入有待提高。”该位处室负责人表示。而从总体来看,北京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量众多、背景多元、模式多样,经营发展分化日益明显,因此需要予以分类指导、分类施策。 


一个多月前,即11月18日,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发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金融运行情况》曾披露,2021年前三季度,北京地区保险业务规模增长较快。就保险中介而言,北京银保监局今日也介绍,近年来,北京地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在保险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


关于《实施意见》发布后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北京银保监局该位处室负责人表示,这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一要把握发展机遇,围绕鼓励和支持发展的重点领域走出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道路,针对有创新、有突破、需要监管支持的领域主动争取试点支持政策。据悉,目前北京银保监局正在研究制定相关制度措施。


二要切实加强公司治理、内控管理、信息化建设、消费者保护等基础能力建设,特别是信息化建设,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监管重要抓手。“如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能否落实保险中介机构信息化监管规定,能否满足联机数据自动回传的技术要求,将是监管依法延续许可证有效期等工作的重要参考。”该位处室负责人举例道。


三要持续符合保险中介业务经营条件,严格遵照《保险代理人监管规定》《保险经纪人监管规定》《保险公估人监管规定》等监管规定关于营业场所、信息化系统、部门和人员等经营条件的要求,不符合的将不得经营保险中介业务。北京银保监局也将加强事中事后常态化监督,不断强化市场退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黄鑫宇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