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元旦、春节即将到来。过个健康年,有准备总是好的。面对冬季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该如何科学预防?年底的体检季,哪些指标要格外注意?在最近一期的新京报《健谈》直播中,航天中心医院健康管理部副主任医师谷洁为观众解答了这些问题。


“今年,航天中心医院健康管理部共接待客户量约15万人。其中,出现心脑血管异常或存在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约占50%。”谷洁介绍,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异常有血压偏高、血脂异常、血糖偏高、体重超标、颈动脉硬化合并斑块形成、心电图异常等。


谷洁表示,心脑血管疾病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从健康、低危状态、高危状态、疾病的早期状态最后形成疾病,中间需要经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如果及时进行针对性地干预,就可以成功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发展。

 

在健康管理方面,谷洁提醒人们做好一、二、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指患者发病前的预防,是未病防病;二级预防是指在疾病早期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是指患病后,患者防治再发病,减轻病残率。

 

具体到个人,谷洁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健康管理。

 

一学:加强自己的健康意识,学习健康管理的方法和疾病的一些知识。

二查:进行健康检查,了解自身的健康情况和危险因素。

三改:改变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生活方式。

四降:通过一系列前期工作,降低疾病的危险因素,使人们远离、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在年底体检季中,体检单上若出现以下这些指标,人们应该提高警惕。”谷洁提醒,这些看似很平常的指标,如果不加以注意,长此以往容易给人们带来较严重的问题。

 

  • 体重指数异常

 

超重和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而评价超重肥胖的第一个指标为体重指数,体重指数如果大于等于24,则属于超重,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8属于肥胖,数值越高,风险越高;评价超重肥胖的第二个指标为腰围,腰围可判断人们是否存在腹型肥胖,男性大于85厘米,女性大于80厘米就被认为存在向心性肥胖和腹型肥胖,体脂过多地积聚于腹部,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危险因素。

 

  • 血压异常

长期高血压可能会引起动脉硬化、左心室负担加重等问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风险。此外,血压高压大于180,低压大于110,属于心血管疾病的极高危患者。

 

  • 血脂异常


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指标如果过高,可能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血糖异常


血糖指标越高,相关的风险也会越高。糖尿病患者10年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与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是相同的。

 

  • 化验指标异常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等都被列为心血管风险因素的预测指标,如果这些指标过高,也提示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