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程维妙)明年我国经济面临需求疲软、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如何行稳,“稳”的基础是什么?在12月29日举行的中新财经2021年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关键是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空间。


刘元春称,我们的财政压力、货币压力依然非常大,因此政策定位能否稳定,是很多业界人士、专业人士思考的问题。


“按照我们的预测,明年财政资金可达到40万亿-42万亿左右的水平,较今年总体有提升,光财政一项使中国经济维持1.5个百分点(增长)问题不太大。”他指出,如何让40多万亿元广义财政支出起到恰如其分的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提质增效”,这才是重点。财政的空间不成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政府如何更加积极有为。


对于明年货币政策的空间,刘元春表示,目前中美货币政策出现背向而行的特点,我国“降息”,美联储则是收紧政策(准备加息),要仔细思考这会不会造成重大的金融动荡、会不会令货币调整空间大大压缩。


从中美利差看,过去的一些研究表明,利差在200bp(基点),能够维持相应的套利空间。刘元春称,目前美联储基准利率是0%-0.25%,预计明年将会有2-3次的加息,每次加息25bp(基点),那也不到1%。而我国最近一次(12月)LPR报价,1年期利率(时隔20个月)降了0.5bp后还有3.8%。


“更重要的衡量资金状态的是房地产抵押贷款,目前美国5年期房地产抵押贷款是2.37%,我们5年期平均加权利率是5.35%,也就是说中美之间的利率空间是300bp,也就是3%。在对明年人民币汇率预期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们的货币政策依然有调整空间。”他表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