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以“聚焦五子联动建言资政,助推首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记者会。四位委员介绍了过去一年中为“五子联动”做出的工作,有委员建议,北京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面向全球竞争,更多解决从0到1的创新。


1月6日,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关注1

多个委员建议转化成政府决策


“五子联动”是首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首都工作的高频词。在去年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内容中,助力“十四五”规划实施、推进“五子联动”是其中重点。


市政协委员、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柯文进表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两区”建设、数字经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这“五子”是实现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抓手。2021年围绕推动“两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等年度重点协商议题,市政协工作成果颇丰。


据介绍,去年市政协党组确定了10个重点议题,其中有6个议题围绕着“五子联动”。政协委员围绕着“五子联动”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被广泛地吸收到政府决策当中。


“比如,去年出台的关于数字经济的政府文件、‘两区’建设的文件,也包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关的文件,都广泛地吸收了委员们的意见,把委员建议转化成了政府决策。”柯文进说。


关注2

“老字号必须创新,直面市场”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是“五子”之一,在北京大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大环境下,已有的老字号们,在传承、创新方面有什么样的新方向?市政协委员,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苏志民结合企业控股的发展历史,从传承、创新、发展三个层面,回答了老字号民族品牌发展的问题。


提到老字号,百年义利、北冰洋都是老北京人小时候最喜欢的品牌,虽然中间有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但这几年又重回人们的生活中,人们感受到其既有小时候的味道,也有与时俱进的创新。


苏志民说,要发展好老字号民族品牌,主要是要解决好传承、创新和发展这三个问题,“传承是基础,创新是手段,发展是目的。”


“一些老字号有过辉煌,有过沉寂,也有过惨痛的教训。北冰洋就是一个例子,曾经沉寂了16年,到2011年才开始复出。实事求是地说,此一时彼一时,当我们再回来的时候,饮料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但从今天来看,北冰洋的案例是成功的。”

 

苏志民认为,要想发展,更需要创新。“现在提出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且是需求侧倒逼供给侧改革,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这些沉寂过的老字号老品牌,要想发展,必须要围绕传承、创新来做,不能只靠政府减免税收,必须要面对市场。”


除此之外,苏志民提到,从地域性品牌到区域性品牌,再到全国性品牌,未来还要有到国际的勇气,“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成为世界的品牌,企业发展才能是持续的。”


关注3

“两区”建设要在特色园区发力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北京在重点领域落下的“五子”。其中,“两区”建设充当着首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重任。


来自经济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文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拥有“市属国企”和“平台建设企业”两个身份,深深感受到了“两区”政策叠加的红利。“我们现在已经建成了36个特色产业园区,吸引了4421家企业,这些企业去年的产出超过1500亿,税收过百亿,‘两区’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认为,下一步的“两区”建设要在特色园区上发力,更加精准地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还要关注园区里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对推动‘两区’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关心它们的发展和成熟。”


白文表示,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三城一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做了大量的积极实践和尝试。他认为,未来京津冀的协同发展要在产业链的打造上,特别是在主导产业的引领上补短板,在营商环境的标准化上下功夫。


关注4

“要在原始创新上加大力度”


去年11月发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中指出,“十四五”期间,北京将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新引擎,驱动首都新发展。在坚持“五子联动”、一体推进的过程中,如何落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个“五子”中的关键一子?对此,市政协委员、龙信数据(北京)有限公司龙信数据研究院院长屈庆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屈庆超认为,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要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因为科创的建设要面向前沿技术,北京正在打造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另外,我们也要面向全球竞争,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所以要在原始创新上加大力度,更多解决从0到1的创新。”


他还提到,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要紧扣首都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要构建政、产、学多类创新主体、相互协作,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体系,让生态体系成为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过程,为高精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要发挥好有为政府的作用,因为政府要围绕着科创服务的整个制度体系建设做全面创新,只有通过制度体系的建设,才能驱动原始创新和技术创新。我们通过技术创新来驱动应用创新,通过应用创新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屈庆超还提到,要发挥好有效市场的作用,“因为我们知道企业是创新的微观主体,企业的创新更加面向市场,更接地气,更容易实现价值转化,更可持续。”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摄影记者 浦峰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