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岁末盘点季,央行近期作出“年终总结”,2021的工作重点和亮点包括: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稳妥推进重点集团、大型企业风险处置;正式发布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受理金控公司设立申请;“跨境理财通”试点,债券通“南向通”落地;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加快推进冬奥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等。


其中,发布国内首批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受理3家金控公司设立申请等,都是金融改革的具体表现。市场较为关注的另一个改革措施,是自2021年开始实施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通俗来说,就是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占比有了“天花板”。


房贷占比“天花板”启用,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自2021年起正式实施,金融机构被分档设置了房地产贷款占比“天花板”。例如位于第一档的6家国有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不得超过32.5%;位于第二档的招行、浦发、江苏银行等17家中资中型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不得超过20%。


记者梳理40家A股上市银行(未包括沪农商行)2021年中报看到,截至报告期末,“房贷大户”建行、“零售大行”邮储银行等个人房贷占比仍然超标。此外,招行、兴业、青岛银行、北京银行、厦门银行、齐鲁银行、瑞丰银行、重庆农商行等8家个人房贷占比也超过监管红线。


不过,监管部门在划出房地产贷款占比“天花板”时,也明确了过渡期。业务占比超出红线2个百分点以内的,调整过渡期为通知实施之日起2年;超出2个百分点及以上的,调整过渡期为通知实施之日起4年。


之所以设置这一红线,是为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抵御房地产市场波动的能力。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实施,也是践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央行意识到,个体金融机构的稳健并不代表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健,需要弥补微观审慎监管的不足,因而加强了宏观审慎政策应对,以防范系统性风险顺周期积累及跨市场、跨部门传染。


在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方面,2021年,央行还有序推进宏观审慎压力测试,为宏观审慎决策提供参考,并开展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管理等。年末最后一天,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进一步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治理机制。


发布首批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明确附加监管要求


2008年金融危机不仅让各国央行认识到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也认识到要防范机构“大而不能倒”问题。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随之产生,我国在2018年提出将建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名单。


2021年10月,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同时公布首批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6家国有银行、9家股份制银行和4家城商行在列,按系统重要性得分从低到高分为五组。


“虽然只有19家,但他们的资产加起来占银行业总资产的60%。”央行行长易纲称,认定系统重要性机构并完善相关监管制度,有助于抓住重点,更好促进金融体系整体稳定。系统重要性银行有附加资本要求和杠杆率要求,不过记者据2021年三季报统计,新的标尺下,银行资本压力未明显加大。


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发放3张“入场证”


作为实体企业“跨界”金融的一个产物,金融控股公司这种形态在我国发展已约20年,入局者覆盖央企、地方政府、民企、互联网巨头等。但其组织结构上的复杂性使得关联交易隐蔽性较强,尤其实际控制人不透明等问题,在近年以“明天系”为代表的多个资本族系中都有暴露。


对此,央行会同司法部等相关部门自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就已经开始酝酿建设相关制度;2020年9月,央行发布金控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2021年又发布实施《金融控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备案管理暂行规定》等配套规定,并先后受理中信有限、光大集团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三家企业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申请。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金控公司应当在持牌的条件下,稳杠杆,调结构,充分地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并且有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防止出现“影子银行”,杜绝任何形式上的利益输送。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