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一百年:重现中国》

作者:杨泓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21年9月


考古工作的成果应该如何服务于公众?重要的考古发现应当以何种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何让沉默的出土文物诉说历史的声音。作为中国第二代考古人,杨泓将一个世纪来的考古发现成果,以平易浅近的方式叙述出来。从史前文明起笔,循着中华文明演进的轨迹,在文物古迹的引领下,娓娓道来。从最早的弓箭与纺织的陶轮,到青铜时代的巨鼎与大钺。世俗的绘画与神圣的造像,陵墓前的无字丰碑与曾照过唐人花黄笑靥的铜镜,精美的漆器与温润的瓷器,每一件器物,每一座古迹都是祖先的造物,传承千载,子子孙孙,永为宝之。


《小屯、龙山与仰韶》

作者:梁思永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12月


梁思永是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第一位受过西洋近代考古学正式训练的考古学者。在他短暂的五十年时光中,奠定了中国田野考古的基础,他在当年指导的方法和确立的标准,在今天仍然余音未歇。这本书是他撰写的考古报告的文集,书中包括他在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对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考察,在东北地区进行石器时代遗存考察和发掘的《昂昂溪史前遗址》等等。尽管其中的一些考古报告的结论和数据,在今天已经过时,特别是关于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系统的论述,在梁思永生前就已发现其中的错漏,但其中折射出的中国最早一代考古学人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精神,至今仍是后辈学人奋进追随的足印。

《敦煌考古漫记》

作者:夏鼐

版本: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年10月


“甘肃的河西走廊,北界贺兰山、南界祁连山,是秦汉以来由黄河流域到西域的交通要道。汉唐盛世,在这一区域的边防建设和政治设施,虽在一两千年后的今日,还令人赞叹不止。而中西文化的交光互影,也在这条交通孔道上留下许多痕迹。”在《敦煌考古漫记》的序言中,夏鼐如此写道。这位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虽然学术著作等身,却有心为普通读者撰写一部通俗读物,向公众报告自己在1944年西北科学考察团的考古旅行经过。这是抗战的最后两年,也是最艰苦的时期,但这趟考古之旅,却收获匪浅。就像夏鼐在序言中所述:“考古工作的目的,是想复原古代人类的生活情况。但是我们自己的考古生涯,尤其是在这一种情况下的考古生涯,不也是后世所想要知道的事么?不也是同样地具有历史的价值么?……我们这次筚路蓝缕的工作,所收获到的一些古物,数量上仅是沧海一粟,质量上也成为不足轻重的普通品。反倒是我们所留下的这些充满人间味的工作情况的记载,成为较为稀有的东西,或许更可珍贵呢!”

《东亚青铜潮》

作者:许宏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年6月


司母戊鼎,青铜时代的代表之作,要铸造这样一座庞然重器,即使在今天也绝非易事。而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所动用的物力、人力更是叹为观止。从某种程度上说,对青铜器的研究不仅是物质与艺术的结晶,更是社会与政治的创造,它展现了一个分工有序的国家生产管理体系,但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是如何构建而成的?其中发生了哪些潮流与剧变?考古学家许宏在《东亚青铜潮》中,从考古学的角度,对东亚区域,特别是中原地区青铜时代的脉络进行了缜密的梳理,分析了不同地域文化进入青铜时代的过程,也指出“一个地区没有青铜时代,全然不见或仅见零星铜器而由新石器时代直接进入铁器时代是很正常的,并非所有区域都毫无缺失地经历了所有历史文化发展阶段。”文明史的扩展与演进,未必像是投石入水,激起阵阵涟漪,扩散四面。本书对早期中国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考古学的独到而具有说服力的视角。


《李济传》

作者:岱峻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1年1月


李济,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他在西阴村史前遗址的发掘,是中国人自己主持的首次田野考古发掘。他与梁思永共同主持的安阳殷墟十五次发掘工作,从实践中规划了田野考古工作的规则,至今仍然被奉为圭臬。他的一生,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说是半部现代中国考古学史。岱峻的《李济传》,经过多年实地走访,广泛采撷大量资料,从档案到文件,从书信到文集,穷尽式的搜罗其中,对于许多关键而罕见的资料,不惜全篇引述,以存其真。使这本考古学家的传记,本身也成为了一部详实厚重的资料仓库,无论是考古学者,还是近代史研究家,都能如入宝山,获益匪浅。


《暗流》

作者:徐坚

版本:科学出版社 

2012年2月


1928年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不仅对中国文明史的探索居功至伟,更开拓出一种中国考古学的“安阳模式”。1949年以后的中国考古学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安阳模式”之上。但正如徐坚在《暗流》中所指出的,安阳殷墟的发掘虽然成果斐然,但在1949年前,同样有着其他与安阳并行不悖的考古发掘,例如,构建民族和乡土文化和历史的区域考古学和民族考古学,等等。尽管在安阳巨大的影响力下,这些考古发掘的成果和理论、方法被遮蔽和忽视,但它们作为分支暗流,同样汇入到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江河之中。作为一部考古学的历史,《暗流》提醒今天的考古学者坚定注目主流的目光,也该时时“斜视”,去关注身边流淌的清溪。

作者丨李夏恩

编辑丨商重明

校对丨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