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正在为老人服务。新京报资料图


【编者按】

开年之际,北京市迎来了2022年两会。在疫情肆虐已有两年之久,冬奥会筹备工作进入压线冲刺阶段之际,北京两会的召开备受关注。新京报评论部特此推出系列评论,敬请关注。


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养老服务压力也逐渐增加。经过多年试点,今年北京首次将发展“时间银行”等养老互助模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据悉,早在2017年,北京市就在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开始进行“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试点工作。对此话题,部分政协委员和专业人士在北京两会期间展开了热议。
 
在已经步入老龄化的中国,养老服务的供给瓶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面对庞大的老人群体,仅仅靠政府把服务老年人的责任都扛下来,是不现实的,而通过市场化手段提供养老服务,恐怕也超出不少中低收入老年人的承受力。此时,介于政府养老服务和市场养老服务之间的互助养老,也就应运而生。毫无疑问,互助养老是一种低成本应对老龄化的现实选择,有利于最大限度挖掘社会潜在的养老资源。
 
互助养老要想形成气候,仅靠民间自发、零散的行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一个覆盖人群广泛、运营模式可持续的平台。“时间银行”正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平台。通过时间银行,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身体健康、时间充裕时去帮助别人,等到自己将来有了需要,也可以获得同样的帮助回馈。“时间银行”因此使得志愿服务不再是单纯的奉献和付出,而是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正向激励机制,堪称社会服务领域的一大创新。
 
从一些地方的实践看,“时间银行”不仅调动了民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动力,激活了更多爱心资源,也大大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尤其在养老服务中,“时间银行”更是如鱼得水,在爱心储存和自由兑换的激励下,部分低龄老人和年轻志愿者,纷纷加入进来,成为养老服务的生力军。



北京未来大力发展“时间银行”等互助养老模式,无疑是明智之举。实际上,北京在这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相比于其他城市,北京低龄老龄人口不仅规模大、健康状况好,而且教育程度,专业素质也更高。相信通过之前试点经验的总结,再加上借助互联网技术,“时间银行”在基层社区的迅速普及,并不是件难事。

 

不过,从其他一些地方试行的情况看,“时间银行”发展的最大挑战,是实现常态化、持久化的运营与科学、公平回报机制的构建。而这,也是北京发展“时间银行”尤其需要注意的。

 

比如,在上海、苏州等地,此前就出现了“收支”不均的尴尬,部分老人遇到了“存款”多年,无法“支取”的难题。在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时间银行”如何实现“通存通兑”,给民众最大方便,也是一个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此外,不同人在“时间银行”存储的时间,内涵价值往往是不同的,比如陪老人上医院就诊,和居家照顾瘫痪老人,二者付出的精力和辛劳并不对等,这就要求在存入和兑换环节,建立更为公平的折算机制。

 

可见,“时间银行”要想获得民众的认同和信任,以盘活更多养老资源,就需要对这一模式进行专业设计,认真打磨好每一个细节。如此,才能让每一个加入养老互助的人更加放心、安心,也才能让“时间银行”的良性循环和永续经营,成为可能。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 | 子枫(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