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度“共和国世界”网站报道,印度国防部日前召开会议,取消了包括进口近程地空导弹和14架直升机在内的进口合同。此外,印度从俄罗斯采购卡-226直升机、卡-31直升机和“克卢布”反舰导弹的交易也很可能被取消。

 

报道称,印度国防部将讨论取消交易是否有利于印度本土制造商或研发公司。目前列入清单的进口合同包括近程防空系统、拖拽火炮、垂直发射的地空导弹、舰载无人机、P-8I侦察机以及米格-29战机。

 

印度一向被称作“万国军火库”,现在要自力更生了,但真的能摆脱对“洋枪洋炮”的依赖吗?



▲2019年5月30日,莫迪在就职典礼上签字,开启他的第二个任期。图/新华社


莫迪政府强调军工自力更生

 

其实印度“万国军火库”这一称号,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渐被叫响亮起来的。而上世纪80年代之前,强调民族独立、不结盟的印度,也有过自力更生研发武器装备的传统。

 

莫迪政府上台以后,把“印度制造”视作重要战略,军工业的自力更生也随即提上了日程。为此,莫迪政府近年出台了不少刺激政策。

 

2020年8月,印度国防部颁布了“禁止武器进口清单”,禁止印度军队向国外采购武器。这份清单列出了101种武器装备,包括声纳、雷达、火炮、驱逐舰、运输机、轻型直升机、轮式装甲战车、常规潜艇和通信卫星等。

 

2021年5月,印度当局宣布了第二份武器禁止进口清单。根据该清单,从 2021 年 12 月至 2025 年 12 月,将逐步禁止 108 种装备,以促进印度国内国防生产和出口。印度国防部称,这是贯彻莫迪提出的“自力更生的印度”的重大举措。

 

为配合军工国产化,印度财政部也推出了单列采购印度国产军事装备的专门预算、建立国防采购机制等措施,以确保印度军工企业能抢到“蛋糕”。根据计划,印度计划在6至7年内,为印度军工系统提供500多亿美元的大合同。

 

从目前来看,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搭配的轻型直升机、高原武器等装备,都是印度武器国产化的优先突破方向。问题是,印度军工业能否担起莫迪的武器生产国产化梦想,现在还是一个大问号。


▲2019年1月26日,印军装备的俄制T-90主战坦克参加阅兵式。图/新华社


印度军工业与军队互不信任

 

印度武器生产国产化最大的一个现实障碍,是印度军工业还没有实现体系化。

 

目前,在印度军队中,列装的国产武器装备占比只有30%,而且性能很难让人放心。

 

以印度人骄傲的阿琼坦克为例,从1974年立项,造了30年才造出来,刚一落地就已经落伍。其实,阿琼坦克即便能提前造出来,也未必堪用。如其发动机的设计指标是1500马力,造出来后只有500马力。

 

印度自行研制的光辉战斗机又是一例。印度空军要求,光辉战斗机的性能必须优于美国的F-20。结果,光辉战斗机却出现了油箱掉落这样的事故。

 

印度军方多年来一直走全球购买武器的路子,其实就是对本国的军工业投不信任票,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问题。

 

一方面,印度军队与本土军工业无法形成有机整体和可靠供给关系,到今天印度军队连消耗最大的枪支弹药也无法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全球购买武器也制约了印度本土军工业的发展。

 

虽然目前印度国有、民营等各类性质的军工企业,大大小小加起来也有数千家,但年产值不过120亿美元。而仅印度向法国购买阵风战斗机一项合同,价值就超过了80亿美元。

 

印度政府也知道本土军工业现在还指望不上,所以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将备案制下的国防领域外国直接投资上限从49%增加到74%。但这项新政最多只能促进外国在印度造武器,而无法实现印度国防技术自主。


▲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图/新华社


印度军火交易“吃回扣”是惯例

 

制约印度军工业发育的另一个因素,是无处不在的腐败现象。如前文提到的印度向法国购买阵风战斗机的合同,就出了腐败案。

 

2016年9月,莫迪政府与法国签订了购买36架阵风战机的政府间合同,花费约89亿美元,还不包括技术转让。而在2011年印度想购买阵风战斗机时,曾计划采购126架,预算是104亿美元。

 

阵风合同单价价格比2011年上涨了3倍,印度媒体形容为“腐败、权贵和厚颜无耻的偏袒”,但莫迪政府却不愿深究。结果还是法国决定,对这笔交易正式展开涉嫌腐败的司法调查。

 

法国反腐败局的初步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印度和法国签订协议时,制造商达索航空公司曾向印度中间人支付110万欧元的“中介费”。

 

而且,印度军火交易还有“吃回扣”惯例。据估计,回扣占交易额的比例甚至已从过去的3%左右上升到目前的10%左右。

 

印度重新审议“全球买武器”,意图是倒逼本土军工业起势。但在军方对本土军工业极不信任、腐败横行的背景下,这种倒逼很难起到大的作用——充其量是给印度军火交易桌上的玩家们,换换庄家。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 | 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 | 李潇潇

校对 |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