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北京市实施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改革,超过95%的企业登记业务可通过承诺制方式即时办理。主体登记审批效率平均提升60%,企业设立最快可在10分钟内完成审核。

 

1月19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报告发布。报告全景展示了北京在提升便利化水平、完善监管机制、增强服务效能上开展的一系列改革探索。

 

多项改革加快企业“准入即准营”

 

去年7月份,北京在全市范围实行新一轮“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其中,全市范围内“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等“前三扇门”事项达到132项;自贸试验区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69项。

 

自2021年7月1日新一轮“证照分离”改革实施至2021年12月底,北京市“证照分离”改革政策共惠及新设市场主体3.89万户,占同期新设市场主体总量的28.9%。北京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政策共惠及新设市场主体2.16万户,占同期自贸试验区新设市场主体总量的26.9%。

 

自2020年4月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改革实施以来,全市通过承诺制方式即时办理各类企业登记业务178.99万件,占同期全部办理量的95.38%。主体登记审批效率平均提升60%,企业设立最快可在10分钟内完成审核。

 

2021年3月,北京市进一步规范了告知、承诺、审批等办理流程,细化了事中事后监管方式。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已有包括“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小餐饮店许可”等在内的12个主项133个政务服务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改革。

 

全市推广“证照联办”改革,首批改革重点纳入了食品经营许可、小餐饮店许可、小食杂店备案、冷藏冷冻食品贮存服务提供者备案等四个食品审批高频事项,以“一次办好”为标准,推动营业执照与食品经营相关许可“一次填报、并联审批、一次办结”。

 

2021年4月22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证照联办”业务在全市上线正式运行,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化、申报材料无纸化、业务流程标准化、证照发放集成化、档案归集自动化。

 

同时,开展“CCC免办自我承诺便捷通道”试点工作,为符合要求的申请企业开通“便捷通道”。经初步估算,未来每年将降低CCC免办审批数量1000余次,预计共节约企业时间16000余小时,大大缩短企业进口通关时间。

 

企业开办便利化再升级

 

完善北京市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实现全部企业开办事项在“e窗通”一站办理,提高“e窗通”集成服务效率,企业开办时、开办后均可自主选择办理营业执照(含刻制公章、员工登记)、涉税事项(含领用发票)等,推动一网专办、一网全办。推广微信小程序、移动端APP等多种在线一网通办方式。

 

2021年,全市新设企业累计达23.79万户,同比增长28.04%,为近5年同期新高。自2021年1月20日起,全市实现开办企业领取执照、印章、发票“三大件”电子化模式全覆盖。

 

电子印章与实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企业开办电子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各政府部门及商业银行、招投标等领域,便民服务不断升级。

 

截至2021年12月底,北京市存量市场主体223.65万户,电子营业执照使用量6000余万次,占全国使用量的43.5%。

 

同时,探索建立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体系。通过“e窗通”平台实现为外资企业一站式办理企业登记、预约开户、外商投资企业信息报告填报等高频事项。外资企业投资便利度大幅提升,投资者信心不断增强。2021年本市新设外资企业3382户,同比增长21.13%(较2019年增长10.2%)。

 

企业行政处罚信息向公众开放查询

 

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聚焦事中监管环节,创新提出“6+4”监管模式,探索实施风险监管、信用监管、分级分类监管、协同监管、科技监管、共治监管等6项基本制度,在餐饮、物流、医疗、旅游等9大行业试点推行“一业一册”“一业一单”“一业一查”“一业一评”等4项场景化措施,提升监管精准性和监管效率。

 

完善信用监管机制,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信用监管格局。逐步完善企业信用分类标准,推进企业信用信息的归集和公示工作,整合政府部门、法院系统、行业协会等各类信用信息形成企业信用记录并依法公示。

 

截至目前,信用网共归集各类企业信用信息2.12亿条,其中包括49个部门的932万条行政许可、187万条行政处罚、62.18万条抽查检查信息;信用网公示各类企业信用信息1.05亿条,对社会公众开放查询累计34.73亿次,日均查询量158万次。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磊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