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奥会脚步临近,侯琨的生活也变得异常繁忙。主持冬奥讲座、录制冬奥宣传节目、参与冬奥相关的直播活动,每天早上6点睁眼直到夜幕降临,他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说起与奥运的关系,侯琨名片上的头衔太多了: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遗产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集邮与收藏协会常务副主席、北京冬奥宣讲团宣讲员、北京奥运火炬手协会理事……

 

名片之外,他是“中国奥运环球行第一人”、奥运会火炬手,也是跆拳道奥运冠军吴静钰的先生。他女儿的英文名字Gloria,还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起的。对侯琨来说,“奥林匹克”四个字装点了他的人生旅程,而他自己也活成了“奥运故事”。


2022年1月13日,北京市东城区,奥林匹克文化推广人侯琨。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近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侯琨特意带来了他的4件藏品:顾拜旦在卸任国际奥委会主席(1925年)后写的《世界历史》,其中写到了中国的历史。顾拜旦在1932年写给朋友的亲笔书信,手稿中他强调自己的职务:国际奥委会创始人和名誉主席,说明在他卸任之后,依然认为这个头衔是他最重要的一个身份。还有基拉宁、罗格、萨马兰奇、巴赫四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签名和名片,以及他收藏的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的第一枚奖牌(铜牌)。


侯琨收藏的部分奥运纪念品。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2007年一次偶然的担任志愿者的经历,侯琨与奥林匹克结缘,之后十几年间,从收藏奥林匹克藏品到推广奥林匹克文化,侯琨把爱好变成了事业。他历时8年遍访全球26个国家的47座奥运城市,成为“奥林匹克环球行第一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称赞他是推广奥林匹克运动的榜样。

 

侯琨也是北京冬奥宣讲团的一名成员。之前他有一个梦想: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前,现场为总计十万人进行奥林匹克文化讲座,分享他的奥林匹克环球行经历。侯琨告诉记者,这个梦想早已实现,“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我参与的冬奥宣讲活动,直接受众已超过10万人次,加上我在其他一些活动开展的奥运讲座,累计受众已超过15万人次。”


多年来,侯琨也积极协助他家所在的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推广奥林匹克文化活动进社区。他为能够工作和生活在这个全国最具体育特色的社区而感到骄傲,社区也为他能够跟随北京冬奥宣讲团一道获得“2021北京榜样”年度特别奖而自豪。

 

一次志愿活动与奥运结缘

 

新京报:奥林匹克纪念品收藏家是你的身份之一。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收藏并与奥运结缘的?

 

侯琨:我6岁时开始爱上收藏,当时收藏邮票、钱币、各种卡、打火机比较多。与奥运结缘是在2007年的6月,北京举行了第13届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那是我第一次做志愿者,也是第一次接触奥林匹克运动在文化和艺术品方面的内容。

 

虽然我只当了三天的志愿者,但有幸结识了很多奥林匹克收藏家和爱好者。其中有两个人对我的影响很大。一位是叫多米尼克的意大利老人,他被父亲带去看了罗马奥运会,因此对奥运产生了兴趣;另一位是来自斯里兰卡的老人金迪,他曾经入选1948年伦敦奥运会,参与400米短跑项目(最终因个人原因无缘参赛),后来机缘巧合也喜欢上奥林匹克收藏。

 

在此之前,我所认为的奥林匹克运动,就是比赛、世界纪录和明星。而通过他们的讲述,让我对奥林匹克运动有了新的了解:每一件收藏品背后都有精彩的故事,从收藏的角度看整个奥林匹克运动,实际上非常强调文化和教育。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推广奥运文化的?

 

侯琨:从我接触奥林匹克到推广奥运文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7年到2010年,应该是启蒙阶段。那段时间我一边工作,一边收藏,同时也和国外的朋友们保持着邮件联系,放假的时候,会出国跟大家聚一下。

 

工作之余的时间总是有限的。2010年,我离职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开始做奥林匹克文化推广。2010年到2013年,这个阶段我在从事奥林匹克相关的经营活动。北京奥运会后,国内出现了很多奥林匹克爱好者和收藏者。我主要做一些奥林匹克收藏品的拍卖、交易、交流、展览,也帮助筹建了国内的体育博物馆。

 

将收藏与市场结合后,奥林匹克在市场上的认知度非常高,也让我认识到奥林匹克文化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尤其是2012年开始“奥林匹克环球行”以后,我发现奥林匹克比我想象的奥林匹克运动要更“广阔”,它(奥林匹克)对整个人类社会以及各国的发展,特别是奥运城市和奥运举办国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013年我和我爱人吴静钰结婚,直到现在,是第三个阶段。基本上我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推广上了。在此期间,我爱人又参加了两届奥运会,我的工作也在慢慢转型,先是承接了中国体育集邮与收藏协会,负责奥林匹克文化和收藏,包括奥林匹克传承和推广工作。2013年底,北京市提出申办冬奥会,我又全程参与了北京冬奥会的申办工作。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办冬奥成功,从宣布到国内筹办,再到加入北京冬奥宣讲团,一直以来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国际上为北京冬奥发声。当然在此期间“奥林匹克环球行”也在继续,一直到2020年的1月12日,我从洛桑(瑞士沃州首府)回来的时候,完成了对所有举办过奥运会的26个国家、47个城市的访问。

 

在行走中讲述中国故事

 

新京报:当时怎么想到“奥林匹克环球行”?在环球行的过程中如何推广奥运文化?

 

侯琨:经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初衷其实很简单,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奥运热情,但我发现大家更多的是关注赛场上顽强拼搏的运动员,而对“和平、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精神认识却有些模糊。于是,一个探访全球奥林匹克城市的梦想就此诞生,我想看看,奥林匹克运动到底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能够吸引全世界的人参与。

 

2012年1月1日,我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环球之旅。

 

其实一开始,我的旅程是有些机械的,一般是到达某处,按计划去参观当地的奥运博物馆和奥运场馆,碰到人就聊两句,拍摄打卡照片。后来我就开始思考,我要去的地方与我有什么关系?在旅行过程中,我开始寻找奥运举办城市之间的不同,比如,奥运遗产保存得最好的模范举办地有德国慕尼黑、美国洛杉矶和日本长野。一方面跟城市本身的体育基因,也就是当地民众对运动的喜爱及参与度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各组织与机构之间的密切配合,来延续奥运场馆、公园及各建筑的寿命,并便于群众使用。北京作为“双奥之城”,也有很多值得向这些优秀的奥运举办地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在世界各地行走的过程中,我会把自己在中国的生活分享给偶然或必然遇见的人,也会把手机中的照片和影像展示给外国友人,让他们看到当下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他们通过我的分享对中国有更进一步了解的时候,我就会特别高兴。通过体育和奥林匹克的载体,讲述中国故事,这也是一个大家喜欢听、喜欢看,并且容易让人接受的方式。

 

新京报:十几年推广奥运文化,你是怎么做到一直坚持做同一件事的?

 

侯琨:一方面是爱好,另一方面是本职工作。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我所做的工作,是跟国内、国际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相关联的。当你做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某些领域的发展,你就会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信念。

 

最近这段时间,我每次参与活动演讲或致辞的时候,都会引用顾拜旦之前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奥运会是对过往的尊敬,对未来的信仰。”我认为确实是他说的这样。他在那个时候,已经看到了奥运现在的样子,看清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所有人都希望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下,拥有一个有尊严的生存环境(社会)。那么通过什么方式呢?就通过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团结、友谊、公平参与的原则,最终实现奥林匹克主义的三大核心价值观:卓越、尊重、友谊。你只有真正理解它(奥运),才能一直坚持下去。

 

社区推广奥运文化是最佳途径

 

新京报:你也非常积极参与社区的活动,你怎么看待社区在奥运文化推广方面的作用?

 

侯琨:2020年5月,经巴赫主席提名,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奥委会批准我进入国际奥委会工作,任国际奥委会文化和奥林匹克遗产委员会委员。

 

委员会的主要功能就是负责国际奥委会在全世界文化艺术和奥林匹克传承领域的推广。国际奥委会一直在推动社区这个概念,鼓励运动员和参与者们能够更多地互动交流,这也是国际奥委会的最高愿景——通过体育,发展和平且维护人的尊严的社会。我认为,这个愿景得靠大家去实现,社群、社区集合就是最佳途径。


比如我参加的社区冬奥行活动,加入北京奥运宣讲团,走进北下关街道开讲“奥运零距离”,都是奥运文化推广在社区的落地。社区之下还有一个群体就是家庭,我们家就是一个“奥林匹克家庭”,所以我也希望能影响更多的家庭参与到体育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中来,只有让奥林匹克文化走进每个家庭,增加奥运的普及度和支持度,才能更好地带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新京报:你认为作为“双奥之城”会给生活在北京这座城市的人们带来哪些影响?

 

侯琨:首先,北京在奥运史上最大的贡献,是史上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其次,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夏季和冬季的奥运文化带入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可以说在奥运人文遗产最具热度的时期举办两个赛事,它影响的就不是一代人,而是三代人。因为有很多举办过多次奥运会的国家和城市,虽然多次举行奥运会,但影响力并不强。比如巴黎,1900年举办了第一次,1924年举办了第二次,2024年将举办第三次,第一次到第二次时间跨度较大,参与过筹办第一次奥运会的人很多都不在了,到2024年,就更不用说了。

 

但在北京,像我和你这样经历过“双奥”的人太多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不光影响了大批80后,还影响到了90后,甚至95后;往前影响到了70后、75后,这次很多筹办冬季奥运会的人,之前也参与过筹办夏季奥运会。

 

其次,从遗产再利用角度说,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举行两次奥运会,场馆能在最好的状态下得到利用。如水立方变成了冰立方;鸟巢接着办冬奥会开闭幕式;冰丝带的场馆选址采用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曲棍球、射箭临时场馆用地等,实际上是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奥运遗产。这种遗产的再利用,也给世界上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范本,为奥林匹克运动树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标杆,这就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与发展——可持续、绿色和以人为核心,这也是国际奥委会一直强调的内容。

 

如果说东京奥运会是隧道尽头那束光,那我认为,北京冬奥会可以成为隧道尽头那束真正的阳光。接下来的几届奥运会、冬奥会和青奥会,都会借鉴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的方式。人类在后疫情时代举办奥运会的方式能在这里体现出来,才是“双奥之城”的真正意义所在。

 

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影记者 郑新洽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