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碎的文物展品。图/东方新闻报道截图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孩子参加校外冬令营到一博物馆免费参观,结果孩子触碰展品不慎摔碎了一件价值130万的文物被要求赔偿。

 

1月25日,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目前博物馆、家长和冬令营培训机构三方调解的初步结果是培训机构方应承担60%责任,家长承担40%责任,但双方都认为自己承担的比例过高。

 

馆方工作人员称,被损坏的展品是9年前从日本买回的,当时花了20多万元,博物馆从未说过展品价值130万,也不可能这样要求赔偿。目前,司法所已介入调解,馆方只要求赔偿修复费用并对展品损坏适当补偿,但如果需要做鉴定还要加上鉴定费用。

 

这件事也引发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关于责任划分与赔偿金额,网友意见也不尽相同。


以“平常心”看待此类“小概率事件”

 

需要认识到的是,除了那些故意损坏、偷盗博物馆藏品的非法举动,观众不慎损坏博物馆藏品的行为在中外博物馆都曾偶尔发生过,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网友们要以“平常心”看待此类“小概率事件”。

 

在每一起意外事件中,相关部门都会调查、判断具体参与者应该负担什么样的责任,是主要责任还是次要责任,当事人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并会根据文物价格评估决定赔偿数额多少,这是应有之义。

 

当然,博物馆对馆藏文物有保护之责。这种保护一般包括技术手段、管理手段和保险制度等。

 

技术手段是针对每一类藏品的不同性质、特点,在运输、展示的具体环境中,采用某些方法固定、防止倾倒乃至防止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比如对等人高的石雕、木雕、泥雕之类,可以采取的保护手段包括加装玻璃罩、加装底座固定设备、设置围栏等。

 

管理手段,比如重要藏品可以找专人看护,或是博物馆门口、展厅有明显标志提示不得触摸藏品,或是有监控、巡查监督展品状况等。

 

保险制度就是针对藏品运输、展示层面的安全,购买相应的财产保险,以便挽回意外状况导致的经济损失。

 

观众在参观博物馆过程中,也应当有基本的常识和礼仪,除非博物馆方明确提示某一件藏品可以触摸,一般博物馆的藏品都是不可触摸的,最好保持一定距离。

 

在此次事件中,小孩子对藏品的保护意识不太明显,这就需要家长、老师或者活动组织者在孩子们进入博物馆前着重强调参观注意事项,并在参观过程中提醒。当然,在具体责任认定出炉之前,我们并不对责任划分下结论。

 

▲针对学生打碎文物一事,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在社交平台进行回应。图/社交平台截图


遇到小概率事件,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即可

 

如今发生的这件事是“小概率事件”,公众不必过激反应。发生了之后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即可,也可以进一步督促有关博物馆改进文物展示和保护的手段,提醒公众参观博物馆应该谨慎对待藏品。

 

但是,也不必因此就机械地“扩大化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尤其是期望政府“管一管”,出台什么统一的、严格的规定之类以期完全禁绝此类“小概率事件”。这不仅仅是“奢望”,还可能带来其他弊端。

 

保护展示文物的安全当然是重要的,可是这种重要性和其他因素彼此关联,处于复杂的生态关系中,片面的强调任何一方面都会造成其他的问题。

 

对博物馆来说,能否可能无比严密地保护自己的所有藏品?比如能否给自己馆藏的小到一枚戒指,大到一处石雕门柱的所有大大小小的藏品加上防弹防火防盗的厚玻璃罩?是否全面禁止观众触摸所有的藏品,或者禁止某某年岁以下的小孩参观此类文物?

 

每一个博物馆的经济状况、展示环境都不同,采取某一项措施不仅仅是个技术选择问题,还可能牵涉到经济成本。哪个博物馆有足够的钱财给所有的展品都提供最全面最高端的技术设备保护?这恐怕是个大难题,恐怕世界上最著名最有钱的博物馆也无法自信地说能实现这一点。

 

另一方面,这也牵涉到展示效果和观众体验的层面,博物馆采取了种种严密保护手段就能有好的展出效果?观众喜欢这样的展示方式吗?

 

而对一位期待走入博物馆的观众来说,是否希望进入博物馆,看到所有的展品都在玻璃展示柜里距离你远远的?是否也希望能够靠近观看乃至触摸博物馆的某些藏品——当然应是博物馆已经做了一定保护并允许观众触摸的特定藏品。

 

要知道,真实世界中做事情都要考虑相关的成本和效果,没有一劳永逸的“完美安全方案”或是“解决方案”。博物馆要在文物保护、经济成本、展示效果等等因素之间权衡。观众也会对每一次参观的体验有权衡或者反应,其间发生的状况是多种多样的。

 

重要的是,让博物馆和观众有选择不同展示方式、参观方式的权利。观众在拥有这些权利享受文物之美的同时,不同的主体也要承担各自的成本、各自的风险,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特约撰稿人 | 周文翰(艺术和建筑评论家)

编辑 | 丁慧

实习生 | 吕怡然
校对 |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