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6日,北京通州运河东大街通济路交叉口,交警在路口执勤。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2021年10月22日,石景山路和古城大街交叉口,志愿者为行人点赞。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2021年10月9日早晨,双井桥西,交通志愿者在路口引导交通秩序。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新京报讯(记者 裴剑飞)如今,北京路口的交通秩序正在明显好转,行人、非机动车过马路比以前“轻松”了很多。见到有人通行,机动车基本上都会在斑马线前“刹”一脚,静待行人通过。而这样的改变,离不开每一名交通参与者。


自2017年至今,“礼让斑马线”在北京已经开展了4年多的时间。2021年8月,北京更是全面启动“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意在通过市区两级联动,让文明驾车、礼让行人的理念,融入到首都市民的日常出行中,从而以良好的城市风貌迎接北京2022年冬奥会。


首都文明办


全市118处示范路口每天都有人值守


李大姐是西城区的一名公共文明引导员,从事路口的秩序引导工作已经有将近五年的时间,用她的话说,现在路口的秩序比五年前好了太多,因为不让行而产生的纠纷已经很难看到。行人、非机动车的守法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从原先“反复劝导仍然有人逆行、闯灯”,到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能站在人行步道和停止线后静待绿灯,而机动车催促行人的喇叭声也几乎听不到了。


2021年8月,首都文明办联合市交通委、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制定印发《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确定118处示范路口,配备执法引导力量,列出任务清单,细化责任分工,为专项整治行动有序开展提供工作遵循。


同月,首都文明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直机关工委联合发布倡议书,号召全市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响应、带头参与“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更要率先带头礼让行人。倡议书下发后,市直机关工委组织机关各单位特别是文明单位相继认领了47个市级重点示范路口,开展了志愿活动。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首都文明办向全市发布倡议,动员全社会广泛关注、自觉践行,倡导市民群众要“彰显遵规守法好品质、传递文明礼让新风尚、争做城市治理主人翁、当好示范引领排头兵”。


首都文明办注重发挥牵总统筹作用,在全市118处示范路口积极协调配备4支力量(交通民警、交通协管员、公共文明引导员和社会志愿者),平均每天有236名交警、472名交通协管员、483名公共文明引导员和200余名社会志愿者,在118处示范路口开展执法引导。


近期,首都文明办还联合市有关部门在全市开展了“迎冬奥 保畅通”交通文明达标示范路口评选活动,“方巾巷路口”等59处路口获评“交通文明达标示范路口”。2022年,北京市将进一步推进“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逐步扩大市区两级示范路口创建规模,提升活动影响力和覆盖面,定期开展交通文明达标示范路口评选,确保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力求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扎实社会成效。


交管部门


未让行人事故发生率下降45.5%


从2021年8月开始,市交管部门为加强路口交通秩序管理,以“机动车礼让斑马线”为切入点,在现场执法同时启用“电子警察”记录抓拍“未停车让行”违法行为。这标志着“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在北京正式进入实际执法层面。但当时,仍有不少人对于如何礼让并不清楚。因此,市交管部门在官宣处罚措施的同时,还发布了一组动图,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向社会公示“什么是不礼让斑马线”,还展示了不同情形下正确的礼让方式,让不少网友为之点赞。


但现实情况远比沙盘推演来得复杂。在路口实际环境中,行人进退不定、左右徘徊是常态;非机动车闯灯、逆行、斜穿也不少见。这些客观情况的存在,无疑给“礼让斑马线”增加了难度,但这并不能成为“不礼让”的理由。


“现在路口的交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绝大多数驾驶员都能自觉做到停车让行,行人、非机动车的守法意识也明显增强,这说明我们的宣传和执法行动取得了实效。”对于路口交通环境的变化,北京市人大代表、市交管局中心区支队副支队长任素永深有感触,他说,在北京,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渐成自觉,未让行人事故发生率下降45.5%,有力提升了首都形象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为了保障措施落实,各种监控设备实时“观察”着北京的各个主要路口,截至目前,已有近千处“电子警察”专门抓拍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


其实,除了严格管理,对机动车不礼让的行为进行处罚外,交管部门也没有“忘记”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非机动车进行处罚,让所有交通参与者都能树立正确文明的交通观。同时,交管部门对重点路口逐一进行了分析、研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除了持续保障行人、非机动车的通行外,还针对一些机动车通行上的顽疾进行优化,以期实现各方利益的共赢。


有关部门


规范职业司机礼让行为已有闭环机制


作为交通参与的重点人群,公交、出租司机代表着一个城市的交通形象、文明形象,现在相关企业都加大了对司机不文明、不礼让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自2017年以来,北京公交集团把每月11日和22日定为礼让斑马线活动日,组织员工在重点路口开展礼让斑马线宣传活动,引导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有序通行。同时,在全系统推广“321礼让行人操作法”,即“公交车遇人行横道30米减速,20米预备刹车、将车速控制在15公里以内,10米踩踏刹车、遇行人停车让行”。


如今,监督公交司机是否正确礼让斑马线也用上了技术手段。北京公交集团办公室(稽查中心)高级业务主管孙颖告诉记者,目前,公交集团通过车载视频监控设备实现了远程稽查,覆盖范围全方位多角度,可以实时查看司机操作和运行情况。“如果发现司机没有礼让行人,就会及时将这一情况层层反馈,最快当天就能通知到车队,更及时地纠正、指导司机的驾驶行为。”孙颖说。


“礼让斑马线可以说是对每个公交车司机的要求,我们从今年开始进一步强化这一要求。”孙颖告诉记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规范管理,公交车司机不礼让行人的情况在进一步减少,“从初期我们核查到的一个月6件,逐月减少,现在已经归零了。我们有时候看监控会发现,遇到让行的司机,路过的市民也会主动竖起大拇指致意感谢,这就是一种文明的传递。”


针对出租车、网约车,市交通委对巡游车企业、网约车平台和行业协会提出明确的要求,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开展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引导驾驶员文明驾车、自觉礼让行人,要求相关单位对所属驾驶员宣传到位、签订“文明驾车礼让行人”责任书组织到位。


同时,有关部门还建立了规范职业司机礼让斑马线行为的闭环机制。公安交管部门定期梳理汇总公交、出租(网约)、客运等运营车辆路口逆行以及未依法让行等交通违法情况,通报所属单位,督促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落实,推动企业强化人员教育管理。


驾培行业


“礼让斑马线”成为驾校重要教学内容


目前,北京驾培行业已经将礼让斑马线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市交通委、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在驾驶证培训考试中也增加了关于礼让斑马线的试题种类。就连驾校教练的技能比赛中,都新增了礼让斑马线的讲解教学。


“前方是斑马线,我们需要提前减速观察,遇到有行人通过时,要停车礼让。”在东方时尚驾校的VR智能模拟器练习室内,几乎每天都有学员在教练的指导下用模拟器进行驾驶培训。培训的重点是“礼让斑马线”、应急处置等现实环境中不易练习的情况。


北京市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行业协会会长安钟岩表示:“我建议还是要继续扩大礼让斑马线的宣传,并且以礼让行人为契机,推动包容礼让的交通秩序,这是每一个交通参与者的共同责任。”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驾驶员培训管理处处长张伟表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方面,市交通委近年来不断充实培训内容,已先后将“远端开门法”“新驾驶人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纳入培训。同时,2021年10月起,指导市驾培行业协会开展人工智能驾驶培训试点工作,利用VR智能模拟器、实车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装备,实现复杂路况行驶、应急情况处置、防御驾驶、危险源识别、闯红灯或不避让斑马线引发的事故体验等实车训练中难以完成、危险性较高场景的训练。


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车管所副所长贾凌菲告诉记者,未来他们还将进一步深化“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宣传教育,严把驾驶人考试关。在科目四文明常识考试中,现在已经增加了30道礼让斑马线等文明驾驶方面的常识,以及雨天涉水行车、远端开门法、突发情况处置等安全文明常识类地方考题,并适时增加动态考试试题。同时,在科目三实际道路考试中,强化对不礼让斑马线、不系安全带、随意穿插随意变更车道等不文明驾车行为的评判力度。


在新驾驶人领证环节,播放因未礼让斑马线发生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对驾驶人进行警示教育,警示新驾驶人敬畏法律、敬畏生命、敬畏斑马线,上好领证前“最后一课”。


代表委员


建议持续开展“礼让行人”社会化宣传


当礼让斑马线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市民不仅需要知晓这项规定,更需要在日常出行时按规范自觉做到,这需要更规范的让行指引。在刚刚过去的北京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提出了这方面的建议。


早在十年前,北京市政协委员郑实就开始推动“斑马线让行”。2011年的一次出国交流经历,更是让他颇为感慨。“一看到行人,车辆马上停在斑马线前。在国外,为行人让行已经成为自然而然的习惯。”


2012年,郑实在北京两会上第一次提交了关于加强人行横道行人优先通行措施的提案,后来,郑实也通过各种机会坚持不懈呼吁推广“斑马线让行”。


如今,随着“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的深入,北京的路口交通秩序正在明显好转。这背后,离不开这些代表、委员的努力。


对于路口交通环境的变化,北京市人大代表任素永深有感触。他认为,交通环境的持续改善,机动车驾驶员守法意识、礼让意识的提升只是其中一方面原因,更多是全社会交通参与者文明出行意识的提升,“谁也不可能永远开车,都会有走路、骑车出门的时候,通过更广泛的宣传,让更多的交通参与者有了换位思考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今年两会,任素永提交了一份关于持续开展“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社会化宣传活动的建议。他说,通过严格的执法和与之配合的媒体报道,让市民对礼让斑马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知晓了哪些行为是“不礼让斑马线”的违法行为。因此,他建议,今年,北京市还要持续开展“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社会化宣传,保持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平台的宣传力度和热度,让“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深入人心,形成自觉。


北京市政协常委宋慰祖建议要推广标准的让行手势,当司机把车辆停在斑马线前时,司机应该给行人一个手势,“手心向上,微微抬起,示意行人,请您过”。走过斑马线的行人也应该竖起大拇指,向司机表示感谢。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摄影记者 王子诚 侯少卿


编辑 孙琳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