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即将落下帷幕。而这届被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赞誉为“非常成功”的冬奥会,不仅使得北京成为全球首个 “双奥之城”,也推动了一批“冬奥社区”“冬奥文化广场”在北京落地生根发芽,继续传承和传播着冬奥精神。


早在2019年,全国首个“冬奥社区”就在高井路社区被北京冬奥组委授牌。近3年时间来,高井路社区以冬奥为主题,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有力提升了冬奥精神在社区层面的推广普及,为冬奥精神的赓续传承奠定了基础。


而与北京冬奥组委一墙之隔的北京石景山区广宁街道,也利用其独特的冬奥资源优势,建设完成全国首个“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文化广场”。此后,街道组建多支文体及保障志愿者队伍,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使得冬奥文化广场成为了吸引民众参与各类活动的“网红”地标。


▲2019年8月8日,北京石景山区广宁街道高井路“冬奥社区”举办“激情冰雪 相约冬奥”全民健身日活动。图/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官网


诸如此类的冬奥社区活动,都在用生动形象的事实说明,当冬奥与社区邂逅相遇,就会产生一系列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冬奥在中国大地进一步深入人心,并反过来激发社区治理创新活力。


一方面,冬奥借助社区,可以更接地气和更贴近社区居民,有了更广阔的拓展空间,并推动冰雪运动和冬奥精神在更广大民众中扎根普及。另一方面,社区依托冬奥,则可以提升社区基层治理的文化品位,找到社区居民参与活动的灵魂支柱,使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因此,把冬奥与社区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二者的珠联璧合。


而在北京冬奥会已经在全国范围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情况下,各地都可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借鉴北京试点经验,建设和命名一批“冬奥社区”和“冬奥文化广场”。这不仅能体现“全民共享北京冬奥会”的美好愿景,也将使得勇于拼搏、追求卓越、合作共赢等冬奥精神在全国推广普及。


▲2019年8月8日,北京冬奥组委为广宁街道高井路“冬奥社区”首批志愿者授旗。图/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官网


作为一届“非常成功”的冬奥会,此次北京冬奥会,在人文、绿色、廉洁等方面都有亮眼表现,必将在奥运会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因此,北京冬奥会成为冬奥精神在更多社区获得更广泛宣传的大好契机。实际上,无论是硬件设施建设,还是品牌文化宣传,也或是社区居民的参与和互动,都能使得“冬奥社区”和“冬奥文化广场”建设实现多方共赢。


与此同时,通过冬奥会这个契机,更可以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在社区生根发芽。


“冬奥社区”是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良好契机,使社区治理创新可以有更好的“抓手”来统筹协调。特别是“冬奥社区”的示范推广效应明显,是强化冬奥精神传承的纽带,也是加速社区治理创新的催化剂。


而“冬奥社区”也是共建、共治、共享的众创平台,使得社区治理模式更加凸显参与、合作、协同等理念,让社区更加以民众为中心,持续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参与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2019年12月13日,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一行来到北京石景山区广宁街道高井路社区参观“冬奥社区”建设。图/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官网


当然,目前的“冬奥社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仍需在更大范围推广。为此,要建立并完善“冬奥社区”治理模式,探索形成一套有特色和生命力的“冬奥社区”治理体系,并带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随着“冬奥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冬奥精神就会为现代社区治理注入更多宝贵的价值理念。


冬奥精神有其核心要义,但对冬奥精神的诠释和传承,则可以结合各地特色创新求变。比如,学校、医院、工矿企业都可以基于自身的行业特点,在社区层面建立不同形态和类型的“冬奥社区”品牌。各地区可以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建设别具一格的“冬奥社区”和“冬奥文化广场”等社区品牌,让冬奥与我国社会现实结合得更紧密。


相对城市来说,我国乡村地区的物理空间更大,发展冰雪运动的基础条件也较好。因此,在城市之外,未来我们还应在乡村发展“冬奥社区”,以此带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更丰富的支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事实上,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冬奥社区”和“冬奥文化广场”,不仅是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同时也可以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富有全球意涵的中国方案。为此,我们期待“冬奥社区”可以走出中国,在世界更多国家和地区生根发芽,并实现全球“冬奥社区”联动,成为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注脚。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 | 马亮(公共管理学者)
编辑 | 何睿
校对 |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