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之年,2月20日晚,北京国家体育场,随着雪花影像层层熄灭、雪花中心主火炬熄灭,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胜利落幕。


如你所愿,新时代中国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


从2月4日开幕到2月20日闭幕,为期17天的精彩冬奥,浓缩了几代中国人的“冰雪期盼”。与赛场内激烈驰逐同频,这届冬奥会也激发出国民持久热烈的冰雪激情。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每一处冰雪场地都活跃着大人和小孩矫健的身影。“一起来,上冰雪”,早已不是一种号召,而是一种走进普通民众日常的生活方式。


特别是,中国队勇夺9金、4银、2铜,取得了我国参加冬奥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令国人振奋,世人惊艳。


其中,中国在自由式滑雪分项上一口气拿下了4枚金牌,也一举改变了中国人多年来心心念念的“冰强雪弱”局面。“冰强雪也强”,必定会成为一种丰厚的冬奥遗产,长久作用于中国的冰雪运动。


▲2月20日晚,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图/新华社


本届冬奥会更有不少运动明星,频频冲上热搜。谷爱凌、苏翊鸣、徐梦桃等一批青春活泼的运动员,成为青年的新偶像、社会的新价值、文化的新导向,受到了不同社会人群的追捧。


可以说,在“团宠”冰雪明星的问题上,所有人都异口同声,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速度、力度和美,在这一刻得到了一致好评。


这就是讲给世界的最好的冬奥故事、中国故事。在此,人们也真切地看到一个一如既往的信念坚定、步履稳健、神采飞扬的中国。而除此之外,此次冬奥会更有诸多亮点,展现出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犹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彼时,与酷热天气一样热气腾腾的是激越的情绪,每一块金牌的得失都让人印象深刻。时隔14年,到如今的冬奥会,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人们,显然已经表现得更为沉稳和理性,真正做到了胜亦可喜、败亦欣然。


这种不骄不躁的国民心态,无疑更成熟、更大气。与奖牌数量相比,今天的人们无疑更看重成绩背后的努力、付出和进步。


比赛从来不仅仅是在赛场之上,冬奥会盛大开幕,所有围绕比赛而展开的运行保障,就成了决定冬奥会能够顺利举办的关键。而且,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能够顺畅运行,绝非仅靠吃苦耐劳就能实现的。


这中间,折射的是科学的办赛理念,是高超的治理水平。仅仅在疫情防控方面,就取得了令人欣喜、骄傲的成绩。唯其如此,才能经过6年多的精心筹办、17天的精彩举办,交出了独一无二、震撼世界的冬奥答卷。


借助这届冬奥会,中国也向世界展示出了一个越来越注重冰雪运动的国家应有的姿态。


在北京冬奥会的带动下,中国已经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可以说,到如今,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主要的冰雪消费市场,参与冰雪运动已经成为中国人新的消费方式。


作为此次冬奥会赛区之一,河北崇礼曾经只是一个贫瘠的山区小县,如今也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高端滑雪集聚区。


中国十大滑雪场,崇礼占据4席,7家滑雪场全部进入全国20强。夏季户外运动也迅速发展,崇礼168国际超级越野赛、斯巴达勇士赛等一批精品赛事在国内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一典型案例,同样是“不一样的中国”的一个缩影。


这个春天无疑会载入史册。当运动员们驰骋于坚冰之上、翱翔于雪山之间时;当志愿者们奔波于赛场与酒店、悉心处理各种繁杂事务时;当“中国之美”与“五环之美”交相辉映,中国式浪漫拨动了全世界的心弦时,我们相信,这一刻,冰雪是种子,在中华大地上种下了对冰雪运动的热爱;冰雪也是火炬,传递给全球战胜挑战、实现梦想的信心和力量。


奥林匹克是一场竞赛,也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燃烧在国家体育场的火炬熄灭了,但“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将在中华民族世代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不断发扬光大,持续释放着竞技之美、文明之光、团结之力。


而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也一定会与世界携起手来,共同出发,“一起向未来”。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 | 龙之朱(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