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5周年之际,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召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研讨会。


传统到现代,被科技改变的农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介绍,中国农科院成立65年来,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中国农科院培育了超级稻、矮败小麦、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高产大豆、优质甘蓝、大通牦牛、高山美利奴羊、北京鸭、白羽肉鸡等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动植物新品种。


通过品种推广促进迭代升级,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推动粮食单产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每亩69公斤增长到近400公斤。攻克了作物高效栽培、旱作节水、黄淮海中低产田改良、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农机装备设施等一大批关键技术。系统建立了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研发体系,为彻底消灭牛瘟、牛肺疫,有效控制猪瘟、禽流感、口蹄疫、马传贫、非洲猪瘟,防范化解畜禽养殖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撑。

   

1957年3月1日,中国农科院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宣布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农业科研事业走上了统一部署、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建院65年来,中国农科院累计获得重大科技成果6600项左右,获国家科技奖励348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占农业领域高等级奖项的32%。


农科国家队,确立新时期目标


吴孔明介绍,在未来,中国农科院将以打造“四中心一智库”为新时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战略定位和目标追求。


一是着力打造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做强优势长板,补齐短板弱项,力争突破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前沿技术、底盘共性技术和核心关键技术,夯实建设农业强国的科技基础。


二是着力打造国家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围绕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特色农产品富民兴村的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覆盖上中下游、融合一二三产、兼顾软科学与硬技术,按照创新创业创造“三创一体”的要求打造一流创新团队,跨研究所、跨领域组织开展技术配套研发、集成创新和转移转化,强化科产科企深度融合发展,提高科技供给质量,扩大科技供给数量。  


三是着力打造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中心。坚持人才第一资源和人才强院战略,引进和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杰出人才和后备科技力量,建强科研、管理、支撑、转化四支队伍,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人才发展环境和创新生态。


四是着力打造国家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坚持开放办院,努力成为农业科技合作交流的战略中坚力量。


五是着力打造国家农业高端智库。汇聚一批高水平战略研究人才,建设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库平台,不断强化战略咨询能力,引领和带动全国农业农村和农业科技战略研究。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唐峥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