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王思炀)病死畜禽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其所携带的病原体扩散传播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等一直引人关注。2022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乔晓玲带来《关于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相关处理设施和处理体系建设等。
乔晓玲称,有资料显示,我国畜禽传染病约有200多种,每年因各类疾病引起的猪的死亡率约为8%-12%,家禽的死亡率约为12%-20%,牛的死亡率约为2%-5%,羊的死亡率约为7%-9%,其他家畜的死亡率约为2%以上。然而,我国在对病死畜禽进行处理时,依旧存在补偿机制不足、无害化处理场所不足、技术落后以及二次污染严重等方面的问题。
比如,目前我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贴主要针对规模场以上生猪养殖场,小型养殖场反而是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没有全面覆盖畜禽种类,存在补贴标准偏低和补贴资金到位滞后现象。部分地区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落后,深埋法、化制池等处理模式存在处理不彻底、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乔晓玲认为,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需要进一步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和补助标准,加大经费投入,专款专用;扩大补助范围,将散养户统筹纳入补偿范围,扩大无害化处理畜禽种类的补贴政策;从中央层面制定统一的无害化处理补贴标准、补贴时间等。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和处理体系建设。根据当地现状,设置分布合理、建造科学、方便储存消毒的区域性病死畜禽收储点;建立区域性大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规划修建适当规模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开发新型生物技术与机械融合的处理设备,实现就地处理、肥料还田的增效、减排的良性循环。
此外,还需健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从源头上遏制病死畜禽流入市场。制定相应配套的法规,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设立适当的举报奖励措施。加强宣传《动物防疫法》《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相关人员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培训,使其能够正确、规范地处理病死畜禽尸体,防止动物疫情扩散、危害人畜健康。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图片来源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李严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