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今天闭幕。据统计,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收到代表议案487件、代表建议约8000件;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共收到提案5979件。在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的过程中,记者梳理发现,有不少建议、提案与气象、气候相关。

 

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主要长期风险和气候相关。在当前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气象灾害的预警、公民应急素养教育、乡村防灾减灾等问题显得更加重要。

 

2021年7月23日,河南省新乡市出现特大暴雨,救援人员正在转运被洪水围困的村民。图/IC photo


气象预警要反映经济社会综合风险影响,应立法保障预警发布后能够落到实处

 

去年,郑州“7·20”暴雨造成严重损失。国务院调查组调查认定,“7·20”暴雨虽是自然灾害,但也反映出相关部门和单位风险意识不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薄弱、预警与响应联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如何在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掌握防灾主动权?做好气象灾害预警是答案的一部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受2021年郑州“7·20”暴雨触动,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应急联动机制以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提案。

 

朱定真呼吁,施行以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重新定义重大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强对流)预警级别及预警符号的内涵。气象预警要从主要反映天气的强度向反映经济社会综合风险影响强度的风险预警转变。此外,也要加强防灾减灾信息共享资源池建设,在保障信息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协调推进灾害预警业务单位跨领域合作,科学地解决预警发布时的“提前量”对市民和经济社会带来影响的问题。

 

在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也指出,面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挑战,建立健全极端气象事件监测预警综合业务体系尤为必要。宇如聪表示,要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的无缝衔接。

 

此外,防灾减灾是否切实有效,要看预警发布后能否落到实处。这需要着力完善灾害预警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机制。为此,宇如聪建议,抓紧推动修订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一步提升气象预警信号发布的权威性和约束性,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多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机制,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单位认定及风险防控机制。

 

代表建议,预警信息要让人能听懂。全国人大代表、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韩秋香说,她走访调研时,发现有农民收到暴雪预警后,仍然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其原因在于预警的书面语言与农民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不匹配,农民难以将各种预警与自己实际会遭遇到的损失挂钩。这就要求在预警发布方面再下一番功夫,将天气预报与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把泛用的预警提示转化成专用的贴心提醒,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农民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

 

灾难事件发生后网络谣言易滋生,着力推动公民应急素养教育

 

暴雨、大风、高温热浪……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重发。面对灾害性天气,人们是否准备好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校长助理徐玖平表示,公民应急素养亟待提升。

 

徐玖平及其团队通过一项样本为3327人的网络调查发现,只有20%的被访者“清楚地知道在人潮拥挤的地方灾难发生时该如何表现”;有家庭防灾准备的只有11.5%;认为自己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训练,能在自然灾难中保护自己的比例仅为24%。

 

我国应急科技和应急装备发展日新月异,但公众应急素养仍有很大差距。徐玖平建议,应充分推动开展公民应急素养教育,构建全民应急素养教育体系。

 

徐玖平认为,新时代的防灾减灾救灾观是“尊重自然与积极主动”,既注重灾害预防、预测与评估,又要积极提升公民应急素养。他建议加快应急素养教育立法,将全民应急素养教育纳入法律体系,使之成为受约束各方的法定责任和义务。

 

就具体举措来说,徐玖平建议,要构建全民应急素养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应以学校和社区为基础、公共文化机构为媒介、多主体联动。各主体可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利用地震局、气象局、公安消防、科研院所、专业性行业协会等各方资源,积极营造全民参与氛围。他还建议运用AR和VR虚拟技术、游戏应用程序等为公民学习灾害知识提供仿真情境和沉浸氛围,使公众在游戏场景中体验和了解应急行动。

 

在提升公民应急素养方面,朱定真也提出,要重视不同人群的防灾应急科普培训,拓展应急科普形式,研究针对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的普及教育策略。

 

同时,对于灾难事件发生后网络谣言易滋生,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散布不实消息的现象,徐玖平建议,应加强对自媒体的监管,强化自媒体运营商的把关作用,加强对舆论信息的系统监测,形成长效应对机制,以防范灾难事件与网络舆论交互叠加,造成负面影响乃至二次伤害。

 

“农村不设防”问题突出,建议推广农村灾害保险

 

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20年中,70%以上的气象灾害发生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西部农村地区防灾减灾的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比中东部地区普遍偏弱。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兴赢认为,极端天气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农村地区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应加强农村地区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张兴赢指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分布在城市,“农村不设防”已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使得农村地区成为防灾减灾薄弱环节。他表示,2021年7月河南降下特大暴雨,一些乡村道路被冲毁,电力、通信、交通中断,形成“孤岛”的局面屡屡发生。

 

2016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灾害信息共享和防灾减灾救灾资源统筹不足,重救灾轻减灾思想比较普遍,一些地方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张兴赢建议,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一方面加强农村和贫困地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解决灾害风险预警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提高设防能力,编制和实施以村屯为单位的防灾减灾救灾规划,并将其纳入村屯现代化建设管理体系和布局。同时,张兴赢认为还要推广农村灾害保险,建立起农村灾害保障体系,设立农村救灾基金,减少农民受灾风险。此外,要加快5G网络等新技术在农村的发展应用,以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应急管理精细化水平和农村综合治理现代化水平。

 

张兴赢还提到,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大力提升农民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编辑 陈静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