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刘洋)合唱二十四节气歌、点燃火把、师生一起播种……3月22日上午,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启动“2022春耕节,一起春耕去”活动,一系列传统仪式引发了学生们的兴趣。这是该校首次举办春耕节,通过仪式教育让学生体验中国先民对自然的崇敬,让孩子们在农耕中认识自然。这学期,学生们还将在学校的小菜园里种地并开展相关学习。

 

“净手”请出“水火风光土”,满满仪式感

 

“净手”是春耕的第一个环节,寓意净手净心、去杂存精、专心致志。今天上午,在仪式开始前,十一学校丰台小学的教学楼前摆放了十张桌子,老师们身着黑红配色的汉服站在桌前,桌上放着一个盛水的木盆,只要学生经过,便舀起一勺水给他们净手。孩子们逐一洗干净手后,便蹦跳着跑向操场。操场上“等待”他们的是一大排铜盆,大家排着队,依次将自己提前收集好的一小捧土倒进盆里。


仪式开始前,老师们给学生们“净手”。学校供图

 

“大家好,我们请来了农作物生长的守护者,大家知道它是谁吗?”“火!水!”仪式上,学生们与美术、劳技老师孟彬积极互动。点燃置于盆中的火把,将水注入台前的水缸中,挥舞反光的旗帜……师生们一起迎接“水火风光土”的到来。学校通过这一系列仪式,让学生们意识到种子的茁壮成长离不开这些重要的自然元素。

 

最后,在学校的小菜园里,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播撒种子。学校还对此次仪式进行了全程直播。“回归传统文化,这是有远见的传承。”“这种活动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在线围观的家长们纷纷留言互动,线上线下都很热闹。


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播种。学校供图


每班承包一块菜地 将接受系列劳作教学

 

此次仪式的灵感源自去年对该校一处荒废土地的改造。十一学校丰台小学学生成长中心老师聂依纯介绍,老师和学生都觉得这块地荒废了很可惜,于是从去年启动了“一亩地”菜园计划。从种植规划到开垦土地到种植灌溉,科学老师、劳技老师们带领450名学生,在135天的时间里全程参与小菜园的创建。活动中,老师发现,孩子们参与劳作非常主动,于是希望将“一亩地”菜园计划升级为系列课程延续下去。

 

“我们在寒假里就想是否可以通过一种仪式,营造庄重感,开启今年的种植课程。”聂依纯介绍,老师们的一个共识是,仪式教育是学校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以仪式活动为载体传播文化、知识、价值观及精神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情感的共鸣,让教育以更加生动方式深入人心。于是,大家一起设计并完成了这次的“春耕节”,净手、“请出”农耕五大元素等环节都是老师们精心准备的。

 

聂依纯介绍,仪式后,每个班级将承包一块地,相当于每个班认领一个“种植课题”,学生们不仅要完成翻土、灌溉、种植等农耕活动,还将在科学老师、劳技老师的带领下观察、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在美术老师的带领下写生,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写观察日记等。以后,学校每年都将举办“春耕节”仪式,学校还将举行“秋收仪式”,让学生敬畏自然、感谢自然,建立起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深刻理解。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