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日以来,截至3月22日24时,吉林省本轮疫情本土感染者已经超过2.5万例,其中确诊病例18691例,无症状感染者6475例。长春市自3月20日以来已经连续3日新增确诊病例破千例,累计确诊病例数量已经反超吉林市。吉林省本轮疫情从何而来?吉林省疫情现状如何?何时能迎来拐点?一起来看>>>


长春连续3日新增确诊破千例

累计确诊病例数量已反超吉林市



据新京报统计,3月1日至3月22日,吉林省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2.5万例,其中确诊病例18691例。无症状感染者6475例,自3月12日以来,连续11日单日新增感染者数量破千。其中3月14日新增感染者数量达到4067例(确诊病例3076例,无症状感染者991例)。



据3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通报,吉林省疫情处于高位发展阶段,疫情主要集中在吉林市和长春市,两市社会面传播风险仍然存在。新京报梳理发现,长春市连续3日新增确诊破千例自3月19日起,长春市单日新增感染者数量连续4日超过吉林市。3月22日,长春市新增确诊病例1979例,占吉林省当日新增感染者数量近七成



吉林省本轮疫情波及吉林市、长春市、延边州等9地。官方介绍,目前,全省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长春市、吉林市两地疫情形势最为严重。


其中吉林市累计感染者数量为14801例(其中确诊病例8599例,无症状感染者6202例),占吉林省总感染者数58.8%;长春市累计感染者数量为9971例(其中确诊病例9834例,无症状感染者137例),占吉林省总感染者数近39.6%。截至3月22日24时,长春市累计确诊病例数量已经反超吉林市。


吉林本轮疫情形势为何如此严峻?



为什么吉林本轮疫情会这么严重?吉林省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吉林省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赵庆龙表示, 第一个原因,是引发吉林省本次疫情的新冠病毒毒株,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2进化分支。这个BA.2进化分支的特点就是传播能力非常强,传播速度非常快,而且感染以后的感染者症状非常不典型,出现很多无症状感染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这个病毒是于2月下旬引入我省,发现的时候,已经出现了社区传播。


其次,就是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春节以后人员流动性加大,加速了这种疫情的传播。


还有就是开学季,正好2月末3月初的时候,各大高校、一些中小学校都开学了。病毒引入了学校以后,因为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所以病毒在学校中加速地传播,导致了学校的学生感染人数比较多。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此次疫情最开始发生的时候,是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人员交流比较频繁,大家互相比较熟,在一起聚餐、聚会,还有的参加葬礼等。这些都是引爆此次疫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疫情发生以后,吉林省调派了数十辆的核酸检测车和很多核酸检测人员,来支援吉林市和长春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大范围的核酸检测和之后的全员核酸检测,筛出了潜在的感染者,所以导致近期的病例是快速地增长。因为核酸筛查筛出了隐匿的病例,使得近期的报告病例数量比较多。


吉林本轮疫情从何而来?



赵庆龙表示,吉林省的本次疫情主要存在两条疫情传播链条。第一个是2月28日的时候,珲春市通过高铁乘客“落地即检”发现,于3月1日确诊报告。珲春市是吉林省的口岸城市,要落实口岸型城市的防控政策,进出都要进行核酸检测。这个珲春的指示病例,是在返回珲春的时候检测出了核酸阳性。疫情发生以后,珲春市开展了多轮的核酸检测,目前,珲春疫情基本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后续发生的病例都是在管控范围内。


第二条链是3月2日吉林市在主动就诊人员中发现,于3月3日确诊报告。疫情发生以后,吉林省内各地就对风险人员开展了排查工作,又陆续发现了新的感染者。我们逐步对病例进行基因测序,因为实验室的这种基因测序,它是起到一槌定音的作用,那我们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对送检的病例标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我们把标本基因序列也上传到国家的数据库,到中国疾控中心进行比对。在吉林省发现的病毒的毒株,是以前在国内没有发现过的,而是在2022年2月份,某个国家上传过相关病毒的基因序列。所以说,这证明了吉林省的这次疫情是一起新的境外输入新冠病毒,造成了本地的、大范围的传播。


吉林省疫情走势将如何发展?何时迎来拐点?


赵庆龙表示, 3月14日为吉林省近日报告感染者数最高水平,全省现在已禁止本省人员跨省、跨市州流动,中小学及幼儿园全部停课,居家开展线上教学。非必要不流动,大大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出现聚集性疫情而导致短期内感染者数激增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张伯礼院士表示,整体来说,过去我们这套措施是有效的,在精准防控上下功夫是有效的。估计到4月中旬吧,会步入相对平稳阶段,但不是绝对清零,基本上这波疫情能控制住。社会清零是放开的基础,筛查没再发现有新的阳性的,一般社会达到清零以后,再过7天基本就可以完全放开了。


综合整理自国家卫健委、吉林省卫健委、人民日报


编辑 王晓琳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