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志愿者代表、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袁玮婷,代表1.8万名冬奥志愿者在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言。

 

“奉献冬奥是我的梦想。”袁玮婷说,通过层层选拔和培训,她有幸加入志愿者行列,服务冬奥盛会。


▲北京冬奥会期间,志愿者袁玮婷在张家口赛区服务。受访者供图

 

据袁玮婷介绍,她所服务的张家口赛区颁奖礼仪岗位,无论是夜间、室外还是低温条件,均要求“聚光灯下零失误”。而正是经历无数次演练、无数个细节雕琢,“才有了93场仪式402枚奖牌颁发的全程零失误。”

 

10日,新京报记者对话袁玮婷,揭秘颁奖全程零失误是如何炼成的。

 

“做好克服一切困难的准备”

 

新京报:你是通过什么渠道报名成为冬奥志愿者的?

 

袁玮婷:2020年,我从学校得知招募冬奥志愿者的通知,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其实在大学,我一直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志愿活动,比如“德艺双馨公益盛典”河北赛区志愿者活动等。

 

这次报名参与冬奥会志愿服务,我告诉家人,可能很长时间不能回家,他们都特别理解和支持。爸爸还跟我说,能为国家服务是很光荣的事。

 

新京报:得知入选成为志愿者的那一刻,你心情如何?

 

袁玮婷:我前期参加了校内的许多考核,后期被选送到北京参加冬奥组委组织的集训,并且顺利通过考核。当得知确定成为张家口颁奖广场的一名礼仪人员后,我感到很荣幸。父母一如既往地支持我。

 

新京报:有想过集训会很辛苦吗?

 

袁玮婷:作为青年学子,既然选择参与国际、国家大型活动志愿服务,我就做好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心理准备。

 

学校老师也嘱咐我们,一定要坚守岗位,完成组委会、场馆对工作的要求,努力把最好的志愿者形象展示给世界。老师们很关心我们志愿者的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袁玮婷。受访者供图

 

四公斤沙袋练出托盘稳定性

 

新京报:颁奖礼仪岗位的集训内容是什么?

 

袁玮婷:集训内容包括站姿、行走、转身、微笑、手势等多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要经过严格培训。

 

冬奥组委考虑到我们要兼顾学业,因此2021年8月在北京组织了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由于疫情管制,我和学校的其他同伴,用半个月时间完成了一个月的训练进度,每天训练约八小时。

 

我们用四公斤的沙袋练习负重托盘。培训老师对我们说,只有现在最大程度地练习,才能保证顺利完成赛事任务。当时我累到大汗淋漓,衣服已经完全被汗水浸湿,甚至也哭过,但始终没有放弃过。

 

我跟自己说,不能有一丝懈怠,只有让自己撑起荣誉的重量,才能扛起国家赋予青年志愿者的沉甸甸的责任。

 

新京报:你和其他志愿者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袁玮婷:我们每天要穿着8厘米的高跟鞋坚持彩排,张家口的气候比较寒冷,我们会在彩排间隙背靠现场的大屏幕显示屏,用屏幕发出的微弱热量来取暖。

 

我还记得,在一次颁奖彩排仪式中,一位同伴不慎滑倒坐在冰面上,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想到保护自己,而是高高举起托盘。工作人员来搀扶时,她的第一句话是,“托盘没事。”其实,每位志愿者都克服了不少的困难,靠着强大的精神信念支撑,我们最终完成了服务工作。


▲1月29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彩排间隙的袁玮婷。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在冬奥会服务期间,家人和同学是怎么支持鼓励你的?

 

袁玮婷:工作中顾不上看手机,只有休息间隙能看,家人和同学常常发来加油鼓励的信息。2022年2月21日河北师范大学开学,由于我仍在志愿服务期未能返校,同学们会经常和我交流学校中的情况,帮助我解决学业上的困惑。

 

新京报:志愿者们创下颁奖全程零失误,你对自己的服务如何评价?

 

袁玮婷:我和同伴们的志愿服务比较顺利,大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没有辜负国家、学校的期盼。参赛运动员多次对我们志愿者竖起大拇指,给予高度认可。

 

“我深深感到国之强大”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得到通知,要代表志愿者们在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言?

 

袁玮婷:3月31日晚,我得到通知要代表河北师范大学志愿服务团队,领取“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奖,并代表志愿者们发言,心情非常激动。我为母校感到自豪,这项荣誉是对我们志愿者团队工作的莫大肯定。

 

新京报: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你觉得奥林匹克精神会带来怎样的激励?

 

袁玮婷:奥林匹克精神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未来的日子里,作为学习新闻传播的一名学生,我将继续怀揣北京冬奥精神,用一颗热忱的心,为这个世界上需要被看见、值得被看见的人和事而发声,尽一份青年学子的绵薄之力。

 

新京报:作为冬奥会、冬残奥会全程的见证者、参与者,你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袁玮婷:全球疫情肆虐之下,我们国家能够顶住巨大的压力顺利地举办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国之强大。

 

新京报记者 李英强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