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北京冬奥村在赛后首次向公众开放,并举办了建设者家属开放日活动。记者了解到,北京冬奥村居住区赛后将改造为人才公租房,运行区及广场区计划改造为服务周边居民生活的专属功能区,为京城再添文化体育旅游网红打卡地。


4月17日,建设者代表及家属在冬奥村合影留念。 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北京冬季奥运村位于奥体中心南侧,临近“鸟巢”“冰丝带”等场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的非竞赛类场所,也是提供服务保障时间最长的场所之一,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运行区、广场区三大功能区域。赛事期间,冬奥村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住宿、餐饮、医疗、健身等服务。


4月17日,建设者代表及家属在冬奥村体验健身设施。 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冬奥村居住区将改造为人才公租房

 

4月17日,来自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的约160名建设者代表及其家属,作为第一批参访者走进冬奥村,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来到了东区赛时的样板楼。

 

居住区是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居住、吃饭、医疗、健身的场所。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参访者发现,室内具备全套智慧系统:灯光、空气、湿度、温度均能实现个性化调节,一张“变形”的智能床引人注目。这张可用遥控器控制,具备零重力模式、看电视模式、阅读模式等多个功能的床曾让各国运动员赞不绝口。


建设代表家属体验能“变形”的智能床。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如今整洁舒适、设施完备的居住场所,在四年前只是一片“荒地”。据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冬奥村人才公租房项目经理张学生回忆,2018年,施工方北京城建集团冬奥村人才公租房项目团队入驻冬奥村时,周围还是一片荒凉景象。

 

张学生告诉记者,如今冬奥村的住宅采用了目前国内应用很少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通过大开间的平面布局使室内空间灵活可拓展,满足赛时与赛后建筑功能转换的需求,推进了装配式钢结构产业化的要求,极大地减少了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从赛时到赛后两次功能转化的拆改工作。

 

建设者代表及家属在冬奥村拍照打卡。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在智能人居系统方面,居住区还实现了智能灯光遮阳控制、新风空调联动、温湿度及空气质量智能调节等功能,在体验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达到绿色节能的目的。

 

此外,北京冬奥村居住区的设计灵感来自北京传统四合院的院落形式。张学生说,正是通过这样围合与开放的空间组合,使北京冬奥村居住区形成了既共享又私密的空间造型。

 

据他介绍,居住区楼下“中心花园”的设计灵感来自《冰嬉图》,营造了踏雪寻梅的古典园林意境,也体现出古老与现代结合的独特魅力。“充分将奥运文化和北京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起来。”

 

赛后的居住区将作为北京市围绕“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公寓投入使用,面向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人才配租。

 

运行区、广场区将打造成专属功能区

 

北京冬奥村赛后首次开放日当天,北投集团冬奥村项目部经理屈晨表示,北京冬奥村在赛会期间为91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1800多名运动员及官员提供了24小时保障服务。


建设者代表及家属在奥运五环前合影留念。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运行区主要是所有代表团抵离的必经区域,也是冬奥村工作人员的办公场所,所有运动员需要在此区域办理安检、注册等工作。运行区里最重要的设施是班车场站,赛时,居住在冬奥村的运动员往返赛场需要乘坐班车,班车场站主要保障运动员出行。另外,班车场站还会为核心区内的部分物流车辆提供服务。

 

感受“村民”生活的参访者,还可以在运行区和广场区拍照打卡。张学生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参访者可以在运行区打卡“休战墙”,这是各国参赛运动员签名留念的地方,是宝贵的冬奥遗产。

 

广场区也叫国际区,广场区位于冬奥村内的下沉广场。其面积约21700平方米,这里是为入住“地球村”的人员提供通信、邮政、购物、美发、书店等生活服务的社交场所。现在虽然商铺已撤柜,但仍可见赛时的繁荣,全场景感受冬奥氛围。

 

随着冬奥闭幕,北京冬奥村内设置的运行区、广场区两个功能区域将开启转换模式,其中运行区原为利用老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冬奥和冬残奥服务区,赛后将由专业的运营团队围绕体育休闲产业打造专属功能区,广场区的地下空间设有大量商业空间,也将在赛后启动改造升级成为服务周边居民生活的重要设施。

 

目前,运行区、广场区已启动改造工作,预计将于今年9月底开业。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张璐

摄影记者 陶冉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