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封控之后,新京报首席记者孙海光在社区当起了志愿者。图/作者供图

4月26日下午,孩子们刚放学,回到小区时发现大门已经关上了。我所住的社区一居民当天初筛阳性,小区随即进入只进不出的封控状态。北京疫情再次反弹,短期内出现了诸多病例,或许是职业的原因,对突然出现在自己小区的疫情,我并没有感到有多紧张。

安排孩子们自行回家后,我转身去超市,只采购了一些蔬菜水果。经历过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两次大赛闭环工作,我对隔离期间物资已有准备,家里的日常储备也还比较充裕。

4月27日,小区昨日的初筛阳性确诊。社区防疫政策也随之调整,核酸检测频率由之前的5天3次改为5天5次。当天下着小雨,北京的天气也一改前段时间的温暖如夏,气温低得让不少人换上了秋装。小区4500余人,核酸全部做完后,已是夜里十点多。可能是第一次短时间组织这样的小区全员核酸,工作人员有些手忙脚乱,大家等待的时间也长了些。

4月28日,社区紧急调整核酸检测流程,检测窗口从最早的4个增加到8个。临时增加核酸窗口,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居委会在社区群里发出志愿者招募通知后,我第一时间报名。居委会工作人员给我们十余名志愿者进行了简短培训,还一再提醒“大伙家里都有老有小的,一定要多加防护。”

由此,我开启了自己社区志愿者的历程。按照最初分配,我的工作是在检测点发放检测管,并用手机录入居民身份信息。但由于手机系统问题,我后来被分配去“喊楼”。

“喊楼”,真的就是拿大喇叭喊,这种略显原始的信息传递方式,能在有限范围内实现对人群的高效覆盖,算是省时省力,只是有点费嗓子。

下午3点多,领完防护装备和喇叭后,我便开始了“大白”初体验生活。我与核酸检测点工作人员保持着联系,视检测点排队情况适时用大喇叭提醒不同楼栋的居民们按顺序下楼做核酸。这份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能有效避免小区居民出现聚集情况,也能让大家安心、放心、主动参加核酸检测。

▲4月29日,朝阳区进行第三次扩大范围核酸检测。图为朝阳区十里堡万科时代中心核酸检测点,市民排队等待核酸检测。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窗口增加后,检测速度明显快了很多,我不停地穿梭在不同楼栋间,举着大喇叭通知居民们依次下楼做核酸。几个小时喊下来口干舌燥。但邻居们的一些小举动让我很感动。喊楼时,会有邻居打开窗户对我说“谢谢”,一些小朋友从我身边路过时,会奶声奶气地说上一句“大白好”,我顿觉心里暖洋洋。

相比4月27日第一天全员核酸,4月28日的整个过程要顺畅得多,大家也都很配合。我们小区有26栋楼,每天核酸检测的顺序也在动态调整。第一天按1至26号楼顺序进行,第二天则从26号楼至1号楼倒排。4月28日,则从中间楼号开始,尽量照顾到每一栋楼的居民。这种细节安排,体现了社区工作者的周到和尽责。他们常年与居民打交道,正是靠着把“小事”做好做实做细,保证了小区居民平和有序的生活。

度过封控期前两天的不适后,无论是核酸检测、物资发放,还是快递领取、外出就医取药等环节都慢慢找到节奏。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如今工作起来已是有条不紊,工作群里对话也不像前几天那般火烧眉毛了。

按照防控要求,我们小区需连续5天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我的志愿服务工作还将继续。虽然很享受小朋友们喊我“大白”的感觉,但还是希望早点脱下这身防护服,回归正常生活。

撰稿/新京报首席记者 孙海光
编辑/迟道华
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