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奥会吸引了全球瞩目,多个漂亮的竞赛场馆也给运动员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精美的场馆,精彩的赛事,背后离不开建设运维者的倾力付出。

 

2018年5月起,中铁建工集团北京2022年冬奥会奥运村及场馆群工程项目经理部先后承担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张家口奥运村的建设任务,用智慧、韧劲和耐心为运动员提供最佳保障。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4月30日发布2022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胡兴盛、成红霞等9名个人和中铁建工集团北京2022年冬奥会奥运村及场馆群工程项目经理部1个集体光荣入选。

 

中铁建工集团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奥运村及场馆群工程项目运维保障团队誓师出征。受访者供图

 

用特种塔机组传递建材,保住5000棵树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因赛道的S形曲线与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如意相似,被大家形象地称为“雪如意”。

 

“项目现场地处山地,运输物料没有自然通行条件,这里气候多变,年有效施工时间仅有5月-10月这6个月的时间。”曾参与我国南极科考站建造工作的项目经理姜秀鹏说,面对诸多难题,“90后”为主的项目团队用创新理念,推进工程进度。

 

姜秀鹏告诉新京报记者,“雪如意”的滑道段整体位于山坡上,按照常规来说,建设者会修建一至两条临时施工道路,将钢筋混凝土、模板、周转料、脚手架等运抵施工部位,方便工人操作。“我们采集了山腰的数据点,也设计了施工线路,但后来发现,如此修建的话需要砍伐5000余棵林木,对当地的山体生态造成影响。”

 

本着“绿色办奥”的理念,建设者决定改变施工方案,用5座动臂塔吊组成了特种塔机组。“一号塔吊起来传给二号塔,再传给三号塔……通过相互传递的方式,逐步将建材运到指定位置。”来回周转使施工作业的效率大大下降,“正常汽车泵送混凝土浇筑为每小时55-60立方米,而我们用塔吊浇筑15-20分钟才能吊一吊,一个小时只能浇筑6-8立方米,本来1小时的活儿需要10小时才能干完。”另外,工人爬到操作点,每次也得二三十分钟。但想到“雪如意”周边的绿意盎然,大家觉得再麻烦都值得。

 

在“雪如意”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通过“BIM全生命周期应用”“塔吊防碰撞系统”“高支模变形监测技术”“自动喷淋降尘除霾系统”“全视频监控”等智能技术的应用,提高现场施工效率60%以上,节约木方约315立方米。

 

“让运动员满意,就是我们的金牌”

 

“雪如意”的建设用了整整两年,这期间,参建人员面临着严寒酷暑的考验,也曾直面危险。

 

2019年4月的一天,张家口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姜秀鹏开车上山勘查,预估降雪对施工的影响。下山途中,车辆突然侧滑不受控制,直奔悬崖边儿溜去,姜秀鹏吓出了一身汗,已经做好了跳车的准备,在离悬崖边仅有二三十厘米的位置,车子前轮停了下来。

 

还有一次,姜秀鹏下山驾车时与一辆施工车相撞,他的车当场报废,同事连忙将他送往急救中心检查。“当时喘不过来气,浑身疼得迈不开步,上楼的时候只要稍微一用劲儿,浑身像散了架似的”。但他顾不上治疗肺部积水,仅休息了一天,就投入了繁忙的现场管理工作中。

 

2021年,姜秀鹏在“雪如意”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除姜秀鹏之外,项目成员几乎都是“90后”。当地施工条件恶劣,大家经常在七八级的大风中,冒着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施工作业。由于在现场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很多人的手和脸被冻伤了。“尽管大家都在毛衣、羽绒服外面再套上棉大衣,但还是5分钟就被冻透了。”

 

施工之初,为了开辟一条从“雪如意”顶部连通山脚的物资运送道路,项目工程技术部部长王普和同事每天扛着设备勘探、测量、定位、标高。时逢盛夏,荆棘遍地,烈日当头。每天在野外十多个小时,王普和同事们满身都是划痕。为了更好地照顾丈夫,王普的妻子崔立欣辞去工作,来到项目部当了一名预算员。

 

“冬奥健儿在赛场上拼搏夺金,我们在场下也要争夺属于我们的‘金牌’,那就是让运动员满意。”姜秀鹏表示。

 

运维保障“三场一村”,运动员送徽章致谢

 

工程项目三分在建,七分在管。“三场一村”项目交付后,中铁建工集团留下大量工作人员,继续做好运维保障工作。

 

“雪如意”运维保障组合照纪念。受访者供图

 

2022年1月31日,正是农历除夕。不到清晨6点,运维保障人员刘建和就踏上了自驻地酒店开往冬季两项中心的班车。三天前,冬季两项中心场馆技术中心2号门的热风幕出现故障。当时崇礼气温极低,如不及时维修,很可能会导致消防水管因低温爆裂。

 

年底供货商放假、物流停运、崇礼交通管控……一道道难题摆在刘建和及同事面前。经过多方协调,他们终于联系上了一家愿意供货的厂家。但因为交通管制,热风幕只能运到张家口市。幸好,维保团队为应对突发状况,提前在冬奥闭环外设置了2名特殊联络员。他们第一时间赶到张家口,接收物流快递后,又迅速赶回崇礼,把设备送到刘建和的手中。经过紧急抢修,终于在除夕当天恢复了热风幕的使用。

 

2月13日深夜11点多,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运维保障负责人孟旭东接到了一通紧急电话,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地轨缆车轨道由于暴雪结冰,急需处理。14日下午,跳台滑雪男子团体赛将在此举行,运动员需要使用地轨缆车从降落区抵达出发区。孟旭东马上带领团队赶到了现场连夜处理。“雪如意”140多米的落差,地轨缆车轨道近40度的倾斜度,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低温,暴雪导致的极低能见度,都给除冰带来极大困难。大家脸冻红了,手冻木了,终于在14日一早顺利完成了清理任务。

 

除了日常的运维保障工作,项目团队还需配合冬奥组委完成现场临建设施改造、水暖电线路调整以及国外技术官员和运动员提出的各种设施使用需求变更工作。

 

“冬奥村内一运动员房间热水管爆裂,请前往维修。”通讯手台传来呼叫。机电经理方立新立刻集结了5人队伍,跑步抵达现场。原来是运动员忘记关闭窗户,导致室内水管受冻炸裂。此时,距离运动员比赛结束返回房间已不足1小时。为了提高维修速度,方立新摘下手套,等维修完成才发觉,自己的手已经被烫出了水泡。

 

走出房间时,他们正巧遇到比赛归来的运动员。听说情况后,运动员马上掏出身上的纪念徽章塞给方立新,连声道谢。

 

由于项目团队的出色表现,中铁建工集团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群及奥运村工程项目经理、河北大工匠姜秀鹏作为代表,成为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


2022年3月,姜秀鹏在张家口传递冬残奥会火炬。受访者供图

 

在结束火炬传递后,姜秀鹏百感交集地说,“每一步都包含了我们团队付出的汗水,每一步都非常坚实,脚下特别有力量。”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