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国各地近期纷纷出台支持中小企业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工业生产运行,稳定经济增长。


市场主体是经济增长的微观载体,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保市场主体直接关系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关系稳定经济基本盘,市场主体稳则经济稳。占市场主体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这一主体中最活跃、最富有成长性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不仅是保就业的主力军,也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保障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不过,由于中小企业“船体小”,经不起市场风浪的颠簸折腾。在百年变局之下,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难用工贵、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有的甚至缺粮断炊、嗷嗷待哺,需要政府拉一把。此时,救中小企业于水深火热之中,就是救市场,就是保民生,就是稳经济。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今年以来各地从保供稳价、减税降费、扩大金融和投资支持等多方面精准发力,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各具特色。


1月5日,福建省以“闽中小企业办[2022]1号”文件,发布《关于福建省加大力度助企纾困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从财政资金纾困帮扶、融资支持、缓解成本上涨压力、加强要素保障、帮助开拓市场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支持应收账款融资,给予供应链核心企业最高200万元奖励;鼓励对接国家基金,对获得国家有关基金支持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2月26日,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具有针对性的40条扶持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着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运行在合理区间。具体而言,“苏政40条”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一是在政策制定上,注重落实国家部署,延续以往政策保持连续性;二是在具体内容上,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精准施策,梳理汇总市场主体诉求强烈的8方面12个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多项政策举措;三是在办理方式上,减化办事程序,健全政策直达机制。


3月24日,《广东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对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鼓励各市对经省级认定的优质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引导“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为国际市场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


各地密集出台扶持中小企业政策,为困境中干涸的中小企业注入了一汪清泉,对今年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长具有保驾护航意义。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高于整体工业1.3个百分点。


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中小企业功不可没。这充分说明,各地支持中小企业纾困政策亮点多、逆周期对冲经济下行风险成效显著。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攀比,有的口惠而实不至,还有的基层政府截留政策等等,需要修补和纠正。


首先要实事求是,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地缘特点和财政状况,挖掘政府各方资源,努力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要扶持中小企业,比如政府部门厉行节约省一口,就能救活数家中小企业。举手之劳能做到的,一定要落实做好。同时,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如果出台不切实际的政策,到头来只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其次要把政策从文件中走出来,落实到行动上。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聚焦广大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一点一点落实,一件一件办好,让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能享受到政策红利,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近期上海市政府研究制订《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包括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防疫和消杀支出给予补贴支持、对抗疫一线人员给予临时补助补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等21条具体政策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受到中小企业积极响应。


再次要建立问责制度。各地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进工作作风,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障碍。政策出台后的落实工作要有监督机制跟上,对那些截留政策的政府行为要认真追责,努力克服。


我们相信,有了中央政策作指引做后盾,加上地方政策配套,政策红利一定能惠及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一定能走出困境,焕发创新精神,散发市场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稳增长作出特别贡献。


文/蔡恩泽

编辑/宋钰婷

校对/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