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日报官方微博消息,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庄巧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8日16时3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
庄巧生(资料图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庄巧生1916年8月出生在福建省闽侯县旗山南麓小山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35年1月考入金陵大学农学院,1939年2月以优异的成绩如期毕业,并膺选为“斐陶斐荣誉学会”会员,被授予“金钥匙”奖。
1939年3月,庄巧生到设在贵阳的中央农业实验所贵州工作站从事小麦区域试验工作。1940年8月,回到成都金陵大学农艺系任助教。1942年冬,应作物育种学家戴松恩之邀到湖北省农业改进所工作。1944年10月,经戴松恩推荐,庄巧生到中央农业实验所麦作杂粮系从事小麦品种改良工作。1945年7月,赴美国堪萨斯州立学院实习,在制粉工业系学习硬质小麦品质鉴定技术。
1946年8月,庄巧生回到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10月,被派至北平农事试验场工作,主持小麦育种课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更名为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1957年又扩建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庄巧生就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2003年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继续开展小麦育种工作。
“小麦育种工作是个单调枯燥的活儿,年复一年。”庄巧生说。
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和防止条锈菌新小种危害,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庄巧生先后育成了“北京8号”和“北京10号”。“北京8号”是上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华北平原的主栽品种之一,它的选育打破了亲本取材和育成品种地域性的限制。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施肥水平不断提高,灌溉条件日益改善,生产上需要耐肥喜水、抗倒伏、抗锈病、增产潜力更大的新品种,庄巧生就开始思考选育新的生产上需要的替代品种。1972年,他的课题组以“洛夫林10号”为代表的具有1B/1R易位的“洛类”材料为抗病亲本,与抗寒、早熟、丰产性能好的“有芒红7号”和“有芒白4号”分别杂交,于20世纪80年代初育成了以“丰抗8号”、“丰抗2号”为代表的丰产、抗倒伏、兼抗条锈、白粉病和落黄好的丰抗号系列品种,在北部冬麦区大面积应用长达10余年之久,为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全国小麦增产起到很大作用。
庄巧生毕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带头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遗传育种团队,为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后来建成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奠定了基础。先后主持育成华北187、北京8号、北京10号、丰抗2号、丰抗8号等为代表的四批共20多个高产抗病早熟冬小麦新品种,近20年指导育成中麦175和中麦895等10个优质新品种,为解决20世纪60至80年代的小麦锈病、倒伏等问题发挥了带头作用,累计推广约4亿亩。
1991年,庄巧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设立“庄巧生小麦奖励基金”,奖励在农作物特别是小麦育种和栽培生理相关领域取得杰出贡献的个人,旨在弘扬庄巧生先生献身科学、热爱农业、服务农民的精神,激励科技人员取得更多的成果,该“基金”是由庄巧生用自己在1995年获得的何梁何利的奖金(10万元港币)辅以社会各界的捐助设立的。
庄巧生曾说:“简而言之,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育成十来个优良小麦品种在生产上应用;二是编几本与小麦或育种有关的专著,为国家科技事业留下一些历史记录,仅此而已,微不足道。”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官网 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