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这次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每年的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旨在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第14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防灾减灾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为此,书评君特别选择了10本与之相关的图书,制作了这份防灾减灾专属书单,以期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自然灾害和危机管理。

 电影《龙卷风》(1996)剧照。



危机管理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灾害与社会3:灾害危机管理导论》,[日]吉井博明、田中淳 编著,何玮、陈文栋、李波 译,商务印书馆2020年10月版。
 
危机管理这一词汇为日本社会广泛认知还是近几年的事情。虽然很多人是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才知道这个词的,但是早在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震灾以及奥姆真理教制造的地铁沙林毒气案发生之时,这个概念就已经开始受到了社会的关注。
 
危机管理,既指处理危机,还包含了预测、准备、演习、复兴重建、心理辅导等方方面面的课题,自然灾害多发的日本积累了丰富的危机管理经验。需要注意的是,危机管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危机本来就形式多样,包括地震、洪水、火山喷发这样的自然灾害,工厂爆炸、危险物外流事故,或是新型流感、中毒这样的医疗保健事件,还有恐怖袭击、国际纷争等。这些事件通常是难以预测的,所以当这些威胁到人们生命的严重事件突然发生时,需要采取恰当迅速的应对措施。
 
《灾害与社会》是日本灾害社会学的集大成之作,本书是第三卷,编著者吉井博明是日本东京经济大学教授,田中淳为日本东洋大学教授,二人都是日本长期从事灾害社会学研究的权威学者。书中以多起曾对日本造成过重大创伤的大型自然灾害为例,深刻剖析灾害发生时及发生后社会各方面的救灾、抗灾行动,总结成功及失败,将历史经验中可以重复实践的部分加以提炼并进行了理论化。
 
《灾害风险科学》,史培军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2015年3月联合国在日本仙台召开第三次世界减轻灾害风险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的新的行动框架——《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明确到2030年,明显减轻自然灾害对人员伤亡、社会影响及对GDP造成的损失。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每年因灾死亡人口平均超过2000人,造成的损失达到3000亿元,每遇特别重大灾害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为此,中国政府通过每5年制定一次综合减灾规划,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以实现明显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的目标。

为了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灾害风险管理、灾后应急管理等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积极响应出版了一系列专著型教材,包括《灾害风险科学》《灾害管理学》《自然灾害科学》《区域自然灾害》等,初步覆盖了灾害科学、应急技术、风险管理等灾害风险科学领域的基本内容。其中,《灾害风险科学》由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史培军撰写而成,从构建其研究理论、技术方法与应用实践进行了详细阐述,展现了灾害系统、机理与过程,灾害测量与评估,灾害管理、应急响应与防范模式等内容。
 
《日本灾害事件中的媒介功能:以20世纪以来日本重大地震为例》,高昊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2月版。

2011年3月11日下午2点46分,日本三陆冲地区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地震发生后,日本气象厅将地震命名为“平成23年(2011年)东北地区太平洋冲地震”,随后日本政府将此次地震命名为“东日本大地震”,东日本大地震是日本地震观测史上里氏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也带来了史上空前的灾害,除了海啸以外,东日本大地震还导致了位于福岛县境内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事故。
 
因此,东日本大地震带来的不仅是单纯的自然灾害,而且是自然灾害合并核灾害的复合型灾害。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之时,媒介发展已经步入融合时代。传统媒介与基于互联网传播的新媒介在灾害报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书选取关东大地震(1923年)、东南海地震(1944年)、三河地震(1945年)、新潟地震(1964年)、阪神·淡路大地震(1995年)和东日本大地震(2011年)等20世纪以来日本灾害史上6次重大地震灾害中的媒介信息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背景和媒介环境下,分析各种形式的媒介在历次地震中的功能发挥,最终梳理出日本灾害事件中的媒介功能定位以及媒介功能发展变化的轨迹,并总结出可供我国媒体实践参考的经验。

危机管理者如何做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准备?
 
《灾害治理:从汶川到芦山的中国探索》,张强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版。

通过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3年芦山地震的实证研究,该书深入地揭示出应对灾害的制度是国家治理能力的有机构成。从生产救灾到灾害管理,再从应急管理到灾害治理,这不仅是灾害应对制度的发展路径,也是整个国家社会治理的演进历程。
 
此外,书中还分别从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的视角对灾害治理体系中的多元主体定位进行了详尽讨论,探讨了灾害治理体系中的制度学习环境建设,从治理思维、治理路径、治理基础等三个维度入手,在新常态下建设灾害治理体系的系统路径。该书的作者长期从事危机管理研究,并直接参与了汶川和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社会应对。因此,该书既是关于灾难及其应对的真实记录,也是基于社会视角、协同治理思维、政策模型的灾害研究之理论重构,更是未来中国韧性社会建设的路径勾画。
 

《逆境领导力:危机管理者如何面对灾害、冲突与失灵(第二版)》,[美]奥图·勒兵杰 著,卫五名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版

如何为危机时代做好准备?作为危机管理者,如何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如何应对自然环境中的各类危机?如何进行救援和恢复工作?从危机中可以学习到哪些教训?如何进行危机之后的组织恢复?
 
该书的作者奥图·勒兵杰(Otto Lerbinger)是美国波士顿大学荣誉退休教授,他对于危机管理、公共事务、公共关系等都有颇为独到的研究,擅长于把社会科学应用于对管理和沟通问题的研究。在《逆境领导力》一书中,勒兵杰聚焦于从本地到国际化的各类危机实例,围绕预测和应对自然环境中的危机、人为环境危机和管理失灵危机,以及为减少此类事件的负面影响,组织需要采取的实际公关步骤,提供了充满智慧的咨询建议,以期指引危机管理的专业人士,在高度不确定的条件下做出恰当的决策,认识和把握当下成功的危机管理需要的思路与途径——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准备,不要浪费一场危机,与风险共舞。
《地方灾害治理研究:以四川长宁“6·17”6.0级地震为例》,钟雯彬 等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3月版。

正如该书的前言中所言,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在中观层面的贯彻落实与微观层面的延伸延展,处于风险治理与突发事件应对的第一线与主战场。应急管理依托并内嵌于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体系,突发事件应对是对地方治理水平的集中检验,直观反映着地方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程度。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发展难题和发展环境,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持续蔓延和其他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世界身处高风险社会阶段,风险形势和应对挑战十分严峻。
 
《地方灾害治理研究》一书以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6.0级强烈地震为例,对其灾害治理的举措、成效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提炼灾害治理规律,总结治理经验与启示。在对宜宾“6·17”长宁地震的基本情况、抢险救援及灾后恢复重建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地方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应急响应、转移安置、舆论引导、恢复重建、心理援助与心理重建等专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部自然灾害的历史,就是一部我们自身的历史

《改变人类历史的自然灾害》,[英]乔恩·怀特 编著,张顺生、朱敬 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20年12月版。
 
灾害面前,人类社会应该如何应对?自然灾害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与生存。飓风、地震、海啸和流行病等灾害都对地球上各地人口造成过毁灭性的影响。《改变人类历史的自然灾害》一书深度透视了人类有史以来所遭受的一些重大灾难,从庞贝古国的毁灭、黑死病的肆虐到飓风“卡特里娜”、日本东北地震和福岛核泄漏事故与印度洋海啸的冲击等。书中记录了人类社会在重大灾难面前如何齐心协力组织救援,以及科学家们如何竭尽全力帮助各国更好地应对即将面临的灾难。
 
《世界重启:大灾变后如何快速再造人类文明(修订版)》,[英]刘易斯·达特内尔 著,秦鹏 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7月版。

假如我们熟知的世界已经消亡,关键问题是:下面该怎么办?这是一场极富科学想象力的思维实验,写给假设中的世界末日幸存者,作者刘易斯·达特内尔(Lewis Dartnell)是莱斯特大学和英国航天局(UKSA)研究员,也是屡获殊荣的科普作家,主要从事天体生物学和火星微生物生命的研究。
 
书中,达特内尔不仅探讨了让我们如何在大灾难后的几周里活下去,更介绍了恢复人类文明所需的非常基础,却极其重要的知识精华:从如何重新发展农业、喂饱肚子,到怎样提炼矿物、制造药品和生产工具,再到铺设电网、发展交通等。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当遇到全球性的灾害、瘟疫,或沉浸于文明的便利时,我们也许更应思考一下,假如文明瞬间崩溃,我们该何去何从。
 

《大灾变——自然灾害下我们如何生存》,[美]露西·琼斯 著,高天羽 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1年7月版。
地震、洪水、海啸、飓风和火山,这些灾难都来自赋予我们星球生命的力量。地震给予我们自然的泉水,火山造就肥沃的土地。只有当这些力量超过我们的承受限度时,它们才成为灾难。总体来看,这些自然事件塑造了我们的城市和城里的建筑,并影响了我们思考、感受、斗争和团结的方式。一部自然灾害的历史,就是一部我们自身的历史。
 
书中,露西·琼斯博士对于一些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提供了耳目一新的看法,这些灾难的“余波”直至今天我们仍在感受。琼斯探讨了公元1世纪庞贝的火山喷发,回顾了1862年的加州洪水,考察了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及2017年的美国飓风等,由此揭示了全球化在发扬人性、治愈伤痛方面的潜能。
              
《除瘟记——中华瘟疫神话小讲》,毕旭玲 著,施晓颉 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版。
 
灾害是人类神话的重要主题之一,我们熟悉的女娲补天神话就是一个典型的灾害神话。《淮南子》讲道:远古之时,支撑天的四根柱子轰然倒塌,大地也崩裂了,天无法覆盖地,地也承载不了万物。地上绵延的大火无法熄灭,洪水泛滥不止,猛兽到处吃人,凶禽袭击老弱。关键时刻,女娲挺身而出,用五色石修补天的漏洞,把大鳌的足砍下来当成擎天柱,堆积芦灰以抵御洪水的冲击,斩杀黑龙,平定叛乱,为百姓开创了一条生路。这里描述的其实是一次严重的地震以及地震引发的山火、洪水等次生灾害。当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如此严重的地震几乎断绝了民众的生路,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这段记忆后来就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形式流传下来。
 
除了地震以外,水灾、旱灾、火灾和瘟疫都是先民常常遭遇的灾害。如何抵抗这些灾害呢?除了及时躲避,力所能及地挽救生命之外,先民还将救灾的希望放在神灵身上,创造出诸多掌管灾害的神祇。他们在解释灾害发生的原因,记录灾害发生的过程,描述掌管灾害神祇的行为等方面的神圣叙事,就是灾害神话。《除瘟记——中华瘟疫神话小讲》勾勒了中华瘟疫神话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发展、演变的过程,讲解了中华先民对瘟神疫鬼的想象与理解,描绘了古人与各类传染病斗争的生动画卷,有助于传播防瘟治疫的传统经验与中华智慧。

文/何安安
编辑/张婷 
校对/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