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北京海淀区一超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供应渠道畅通。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北京疫情防控依旧处于胶着状态,5月13日15时至14日15时,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40例,其中社会面筛查3例;截至目前,北京共有高风险地区15个、中风险地区31个,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为落实防疫工作要求,进一步做好封控管控区物资供应保障,北京于日前发布了专门工作指引,其中明确要求,位于封控管控区周边的商超和前置仓,按正常情况的3倍加大备货,需求量大的重点区域提升至5倍。

防疫期间,基本生活物资供应保障,既是最基础的民生问题,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转,也与居民对防疫的配合度和防疫可持续性息息相关。

鉴于此,北京要求对封控管控区周边的商超和前置仓,按正常情况的3倍加大备货,需求量大的重点区域提升至5倍,其实是一种必要的“未雨绸缪”,也是在最大化地利用市场化机制做好封控管控区域内的保供工作。

一方面,封控管控区居民居家防疫期间,对基本生活物资的“消耗”本来就比平时要大,同时为减少风险,不少居民也会合理适当地多备一些生活物资。如此一来,防疫期间的基本生活物资供应本来就宜多些“冗余”安排。

另一方面,商超加大备货力度,不仅有利于对冲特殊时期的价格压力,也能够实实在在地增强居民的安全感,避免滋生恐慌情绪。像此前,有市民看到商超米面粮油货架满满当当,就不禁感慨“心里踏实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封控管控区周边商超超出正常需求情况加大备货,实际也是“有备无患”地给市民送上一颗“定心丸”。

当然,从各地的经验来看,防疫期间,尤其是封控管控区,要确保市民基本生活物资供应保障的平稳,除了要加大商超及前置仓的备货、供货力度,还要特别注意能够确保把货物及时送到居民手上。也就是说,打通物资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同样非常关键。

对此,北京在此次工作指引中要求,建立配送人员“白名单”制度,保障末端配送能力,动态调配补充分拣人员和配送人员,优先安排“白名单”人员配送。这无疑就是针对“最后一公里”关键环节的精准施策。

事实上,北京此轮疫情发生以来,针对当前线上需求增加的情况,电商平台也均升级了保供举措,包括加大备货量,持续增加一线分拣、配送人员,保证站点全速高效运行等。

这些线上电商平台配送力量的壮大,与商超备货量的增加,实际上构成了一种互相配合的“双轮驱动”物资保供机制,既保障居民有货可买,还能够确保及时拿到手。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商超加大备货、供货力度,还是电商平台提升配送效率,都是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市场化力量的物资保供作用。北京在这方面本身具备很大的优势,让这种优势能够尽力、尽早发挥,就是在切实增强全社会的防疫合力和凝聚力。

说到底,防疫特殊时期,像北京这样在物资供应与配送方面,多些“冗余”思维,多打提前量,既是以看得见的行动增加市民的踏实感,也是以更周全的安排助力全社会更高效地打好防疫阻击战。

撰稿 / 吴振(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