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16时32分,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庄巧生,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105岁。

 

庄巧生从二十世纪中叶开始,投身小麦育种,育成了多个高产抗病早熟的小麦品种,带头推广三交和复合杂交育种方法,还引入了可在高海拔区域种植的小麦品种,把小麦种植的海拔高度提升了700米……

 

大国再失巨匠,中国农业科学院在讣闻中称,“他为发展中国小麦生产与育种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仙逝是我国农业科学领域的重大损失。”

 

庄巧生在麦田育种。中国农科院供图

 

从山村走向世界的农家孩子

 

1916年,庄巧生出生于福建闽侯县旗山南麓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漂泊海外,在一个偏僻的小岛上做小学教师,母亲在家务农。四岁时,庄巧生曾随家人短暂外出,和父亲一起生活了五年。1925年,庄巧生全家回到福州,父亲仍然教书养活一家人。   

 

幼年的庄巧生,学习十分刻苦,优异的成绩,让学校为他减免了许多学费,这对这个贫寒的家庭尤为重要。

 

1935年,农家出身的庄巧生,考入了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主修农艺,辅修植物学。

 

进入大学的庄巧生,离开了生养他的故土,却没有离开农业。

 

战争年代的求学路,风波重重,坎坷遍地。此后的近十年中,从毕业到工作,庄巧生从南京到成都,后来又到了贵阳,最终在中央农业试验所贵州工作站工作,跟随植物学家沈骊英学习和实践,那个时候,他主要从事小麦区域试验工作。

 

1945年,庄巧生被选派到美国访问和实习,进入堪萨斯州立学院等学习了一年,在那里,他逐渐意识到,品质的检验和研究在品种改良中的重要性,并开始收集资料文献,为后来的育种改良做准备。

 

1946年,庄巧生回国工作,当年10月,开始在北平农事试验场,主持小麦育种课题,北平农事试验场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前身,在这里,庄巧生工作了70多年。

 

改变华北小麦种植史

 

华北平原上,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农作物两年三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所以,育成抗旱、耐寒、丰产的小麦品种是当时最迫切的需求。

 

在缺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当年,育种是一个格外漫长和艰辛的工作,科学家和农民一起,在农田里劳作,年复一年地杂交、选育、培养,即便一切顺利,最快也要八年才能育成一个新品种,还要在试验田中进行三年的检验。

 

而病虫害等小麦天敌的进化,却要快得多,以小麦条锈病为例,平均每5.5年就会产生一个变种。

 

1950年春,全国小麦条锈病暴发。庄巧生此前以抗逆育种为主的材料,几乎全部报废。庄巧生曾总结过一生憾事,这一次的记忆尤为深刻。

 

条锈病的大暴发,让庄巧生开始重新审视和调整育种的方向,此后近十年中,他育成了抗条锈病的小麦新品种“北京8号”。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8号”成为了华北平原上的主栽品种之一,最大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万亩。育成的“北京10号”,同样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广泛推广,最大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万亩。

 

庄巧生育成的品种中,还有高产、抗倒伏且可以抗三种病害的“丰抗号”系列等。70年来,他和他的团队育成的新品种,累计推广超过4亿亩,为我国小麦育种和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把小麦种植的海拔提高了700米

     

上世纪五十年代,庄巧生到西藏考察高原农业,在那里,他提出了“在海拔3000米到4000米的河谷农区种植晚熟冬小麦”的设想和建议,并将这一设想付诸实践,开启了一场大规模的引种和选育实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在悼念文章中介绍,庄巧生当时引入了原产于西北欧的“肥麦”,在世界屋脊上进行引种试验。此后30年,“选育推广高产冬小麦品种”,都是当地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庄先生把小麦种植的海拔高度,提升了700米,为当地居民饮食的丰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20年5月,钱前(右二)到家里看望庄巧生先生。中国农科院供图

 

庄巧生还是小麦育种中最早重视品质的科学家之一。在以丰产高产作为主要目标的当年,庄巧生已经开始重视品质对小麦育种的重要性。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旭在回忆文章中介绍,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庄巧生就在自己领导的课题组,建立了为育种服务的“小麦品质实验室”,并开展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文章中说,“当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小麦品质研究,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这与庄先生的高瞻远瞩和具体指导是分不开的。”

 

他总是站在科技的前沿

 

庄巧生是我国小麦遗传育种技术体系最重要的奠基者之一。在很早的时候,他就开始倡导和实践三交及复合杂交育种方法。

 

在小麦育种中,庄巧生有很多国内首次、国内最早的履历。比如首次采用F2派生系统法简化操作程序,提前测产,为后期选品系提供依据;最早研究中国小麦品种的面包烘烤品质;带头推动了数量遗传和计算机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以及田间试验作业机械化等。

 

庄巧生在《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中提出了关于骨干亲本的概念、作用与意义,得到国际小麦界很高的评价。刘旭回忆,“我的许多工作思路、研究方法中,作物骨干亲本的研究,都源于庄先生的这一思路。”

 

晚年的庄巧生,仍旧在不断思考小麦育种的发展。刘旭回忆,“近几年,庄先生又十分关注国外引种问题,几次对我讲要高度重视国外引种工作,并强调说我国几乎每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品种,都有国外品种血缘。”

 

一直到2015年,90多岁的庄巧生,还会参加每年召开的作物科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时任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回忆,“他不是一般听听,每次都提前备好几页发言提纲,2012年,96岁的庄先生一口气讲了半个多小时。”

 

一生只做了两件事

 

对一个小麦育种家来说,田地是最重要的实验室,也是所有努力最终的目标。

 

庄巧生曾表示,真正的享受,是下田看小麦的生长过程。每到开春或是麦收时节,去试验田,对于他来说,是一种难以向别人言说的特殊享受。

 

2011年,庄巧生在麦田中(右起:辛志勇、程顺和、董玉琛、庄巧生、王连铮、刘旭、万建民)。中国农科院供图

 

庄巧生有一句座右铭,“要跌打滚爬在麦田中,学会同小麦对话。”这句话是上世纪中期一位国外的专家对他说的,也是他一生工作的标准。

 

除了育种,庄巧生还是一位育人者。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在回忆文章中说,他从硕士时代的研究项目,到博士毕业的论文,再到毕业后的科研,曾三次得到庄巧生的指导,“他对青年学生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坚定了投身小麦科研的信心和决心,也让我受益终生。”

 

早在1995年,庄巧生就将自己获得“何梁何利奖”的10万港元奖金,捐献给研究所,以鼓励后进。2005年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设立了“庄巧生小麦奖励基金”。迄今为止,已经奖励了28位在小麦育种中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70年来,薪火不绝,中国的小麦育种,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小麦品种,100%完全自主,这其中,有庄巧生的一份贡献。

 

不过,庄巧生自己,并不觉得自己特殊,他曾经主动要求降低自己的待遇。在自传中,他写道,“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育成十来个优良小麦品种,并在生产上应用;二是编写了几本与小麦或育种有关的专著,为国家农业科技事业留下些许历史记录。仅此而已,微不足道。”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