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展示飞盘技术。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北京飞盘运动主理人张坤格外忙碌。越来越多的人报名参加飞盘活动,每次两小时的飞盘局,张坤一天要组织三四场。

当前爱好者们对飞盘的热度前所未有,作为十几年的飞盘玩家,这样的局面就连张坤也没想到。尽管参加飞盘活动的人数在增加,但张坤没有盲目乐观,他依然在探索飞盘运动发展的更多空间和机会。

刚开始对朋友介绍没在意

飞盘起源于美国民间,早期流行于美国高校,直到1974年,在一场职棒大联盟比赛中,因一只惠比特犬的“闯入”,和主人完成一系列接飞盘游戏,飞盘这项运动才走进大众视野。

在2000年前后,飞盘由外籍人士带入中国。2006年,张坤还在读大学,除了学习和打篮球,他并没有其他活动,这样的校园生活多少有些无聊。

第一次听说飞盘运动,是一位苏格兰朋友介绍的。这位朋友说,他们一群人在玩飞盘,建议张坤也去玩一下。张坤当时完全没有在意朋友的建议,更没有去了解或学习的想法。

彼时,相比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飞盘在国内连“小众运动”都谈不上,张坤身边的同学几乎没有玩飞盘的。整个大学期间,张坤并没有和飞盘结缘,但那位苏格兰朋友的建议,为他日后真正接触飞盘、甚至辞去工作专职从事飞盘活动埋下了伏笔。

任何一项事物,从想要接触到产生浓厚兴趣,都需要特定的环境和动机。对于这一点,张坤深有感触。

大学毕业后,张坤回到北京,在一家国企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这期间,很多同学到国外深造,加之与同事兴趣爱好不同、缺乏共同语言,张坤想通过运动丰富一下业余生活。

无意之中,张坤想起了当初苏格兰朋友说过的飞盘,他马上联系对方,并收到一个北京地区飞盘社群注册网址。通过这个网址,张坤约了第一次体验活动。

俱乐部人数翻了几番

那天,加拿大人Ken Su冒着寒风在场馆门口等了张坤很长时间,这让他非常感动。华裔教练Jason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体验很成功。从此之后,张坤逐渐开始参加飞盘社群活动。

在北京飞盘圈,不少玩家称张坤为“教父”。无论是出于尊重还是朋友间的调侃,不少人认为,这个称呼的背后有很多故事。但在张坤看来,除了自己玩飞盘比较早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留下来了。

选择留下来,也是因为Ken Su“组建中国玩家俱乐部”的提议得到了张坤的认可。在张坤看来,飞盘作为一个团体项目,如果没有团队就只能跟着别人玩,而与外国人组队和与朋友一块玩有不一样的感觉。正是如此,张坤和Ken Su成立了一个完全由中国玩家组成的俱乐部“Beijing Bang”。

张坤在飞盘圈彻底扎根的关键节点是2019年。那年,他全职投身飞盘行业。当时,张坤依然有些迷茫,飞盘项目肯定要继续做,但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做,这是个问题。

尽管每周有几场固定的教学,但张坤对通过飞盘谋生没有多大信心。选择飞盘,不是当时已经预见到飞盘有多大的市场或者有一天会火起来,更像是离开工作的“借口”。

张坤怎么也没有想到,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玩飞盘的人逐渐多起来了,他们俱乐部人数比之前翻了一番,到今年3月份,俱乐部人数则翻了几番。

今年“五一”期间,张坤的伙伴俱乐部每天都安排一两场活动。5月2日,他们组织了一场4个小时的飞盘活动,租用了两块场地,在限流50%的情况下,有近百人参加。

与张坤2019年辞职做飞盘时相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入局,运动领域正在刮起一股飞盘风。张坤分析过,他说,这股风的背后是曾经那些玩家的坚持,器材、装备厂商的继续深耕。如果没有他们,飞盘或许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发展势头。

再回头看当初的决定时,张坤说,这个选择不一定是对的,但自己一定会感谢那个决定的。

探索飞盘发展的更多可能

飞盘越来越受关注,张坤更多的不是兴奋,而是思考。“飞盘为什么会火?以后还会有多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他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与很多新玩家的交流中,张坤意识到,不论是基于社交、团队精神、运动本身还是其他方面,飞盘突然火起来还是因为大量用户的需求。如果不是飞盘,也可能会是其他项目。

张坤说,飞盘火起来后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有人能靠飞盘做生意,飞盘还进了义务教育新课标。今年年初,张坤的伙伴俱乐部旗下先后组建了漫飞、五仁、盘大等多支业余队伍。

与很多人不同,张坤在做飞盘的这几年里,并不愿意过多地提及“目标”这个词。在他看来,有时候,目标是一种结果导向,会为飞盘的发展设置上限。如今,飞盘在他的生活中更像是扮演载体的角色,而这个载体所承载的,是通过不断尝试新的东西,探索飞盘发展的更多可能。

在张坤的想法里,这种更多可能并不是明确的数字或标准,而是在越来越热的趋势下,飞盘能不能成为大众化的运动、会不会有更专业、更高级别的赛事。



玩家档案

姓名:张坤
年龄:39
身高:1.83米
星座:狮子
职业:飞盘教练
盘龄:16年
飞盘项目:极限飞盘 掷准飞盘 躲避飞盘
飞盘职务:主理人
喜欢的运动:飞盘 篮球 圆网球

新京报记者 王继松
编辑 韩双明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