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出现于17世纪后期,大英博物馆是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中国的博物馆是西学东渐的结果,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在中国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博物馆的发展极为迅猛,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已拥有博物馆3671个。

电影《博物馆奇妙夜3》(2014)剧照。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之际,书评君为大家选择了15本近两年出版的与博物馆有关的图书,以期大家可以加深对博物馆的了解。

记录岁月作用于人类文明的痕迹
 
《世纪敦煌:跨越百年的莫高窟影像》,孙志军 编著,中信出版社,2021年9月。
 
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年。此后的1500多年,莫高窟身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各民族和宗教的交叉点,兴荣交替直至被人彻底遗忘了几百年。从1900年代最初的十年开始,逐渐有探险家、考古学家、汉学家开始探索、寻找敦煌,有摄影者对敦煌进行拍摄——虽然这些记录多半是和掠夺捆绑在一起的。这些人为敦煌留下了最早的影像资料,之后由于壁画的老化褪色、风沙的侵蚀,化学作用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这些珍贵文物和艺术品的寿命,我们可以从当年的照片中看到岁月作用于这些人类文明瑰宝上的痕迹。
 
该书以斯坦因、斯文·赫定、伯希和、罗寄梅等西方探险家和学者在1900年代至1940年代拍摄的敦煌照片为基础,与当下照片(孙志军等作品)对应,进行相同或者类似场景的对比,配以辅助说明文字,简单阐释其中的故事、科学等内容,用摄影的手法体现短短100多年的岁月给敦煌带来的影像和其中的故事。
 
《埃及的文物珍藏》,[意]亚历山德罗·邦焦安尼 著,唐欣悦 译,有书至美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年2月。
 
埃及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法老遗物最多的博物馆,被埃及国民称为“法老博物馆”。重达204千克的图坦卡蒙金棺、拥有5000年历史的那尔迈调色板、世界上早期的象形文字雕刻……拥有超过12万件文物珍藏的埃及博物馆骄傲地矗立在开罗市中心。这座气势恢宏的红砖石建筑由“埃及博物馆之父”马里埃特于1902年设计建造,可以说是快速了解埃及历史的宝地。该书以埃及博物馆的各展厅为章,以历史时间线为节,完全揭秘这座博物馆所有开放部分的真实面貌。
 
《MoMA的故事:一部现当代艺术收藏史》,[法]昆汀·巴耶克 著,冯优 译,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即将出版)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简称MoM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美术馆之一,拥有杰出的现当代艺术收藏。该书是配合展览“成为现代:MoMA在巴黎”出版的图录。这场展览是现代艺术博物馆馆藏在法国的首次全面展示,由现代艺术博物馆和路易威登基金会共同策划,在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的路易威登基金会建筑四层楼的空间中精选展出了MoMA自1929年成立至今所收藏的现当代艺术杰作与档案,将200多件绘画、雕塑、素描、版画、摄影、电影、装置、行为艺术、建筑、设计及档案资料等交织在一起,以编年顺序追溯了MoMA无与伦比的收藏史。
 
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的秘密
 
《鸟卵博物馆》(博物文库·自然博物馆丛书),[美]马克·豪伯 著,吴海峰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
 
从豌豆大小的蜂鸟的卵,到可重达5磅的鸵鸟的卵,鸟卵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些了不起的动物的生命形式从各个方面揭示了生命演化的秘密,让我们从另一全新角度审视鸟类之多样、生命之伟大。该书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六百种鸟的鸟卵,其标本主要收藏在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里。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英文版原书已在中国观鸟人群中享有盛誉,作者马克·豪伯(Mark E.Hauber)是世界著名鸟类研究专家,他同时在动物行为学和动物保护等领域有深远影响,现为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教授。书中描述了这600种鸟卵及鸟类的分类和栖息地、颜色和图案、发现与命名等,精美的图片真实呈现了每个鸟卵的颜色和实际大小,并附有相关鸟类的图片。
 
《病毒博物馆》(博物文库·自然博物馆丛书),[美]玛丽莲·鲁辛克 著,胡志红、周荷菂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
 
提到“病毒”一词,总让人联想到无形阴影带来的死亡恐怖。人类到底应该消灭病毒,还是与毒共舞?病毒无处不在,而且数量惊人——每毫升海水中就有1000万个病毒。有些病毒是病原体,不仅感染人类,还感染植物、动物、昆虫、原生生物、细菌和古菌。但是,有些病毒对宿主是有益的。在地球生命进化中,病毒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现在还是一个谜。不过这个谜团正在被慢慢解开。
 
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病毒更完整的一面。正如该书的作者国际著名病毒学家、科普作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植物病理学、环境微生物学教授玛丽莲·鲁辛克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没有病毒,就不会有人类,也不会有其他物种。《病毒博物馆》一书通过340余幅高清电镜彩图和示意图,详细介绍了全球101种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病毒及其变异种,展现了病毒神奇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揭示了病毒惊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它们对地球生命、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巨大影响。
 
《鲸之骨:穿越海陆与时空的寻鲸之旅》,[美]尼克·彭森 著,曾千慧 译,未读丨海峡书局,2022年5月。
 
鲸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神秘的动物之一,它们有5000万年的历史,99%的时间都生活在水下,人类向往它们,却又对它们知之甚少。
 
该书的作者尼克·彭森是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尼学会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海洋哺乳动物化石馆主管,也是一位杰出的古生物学家。书中,我们将跟随尼克·彭森来到鲸曾经和正在生活的地方,从严寒的极地水域到干燥的热带沙漠,见证寻鲸之旅的精彩瞬间:在小艇上为鲸打上标记,在鲸尸中收集标本,在岩层里奋力挖掘化石……同时,在对鲸类骨骼和化石的分辨中,我们也将探索这种神秘生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鲸类的祖先何以从陆地来到水中?它们如今有怎样的生存方式?在与人类共存的世界,它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在动物科普与游历故事的双线书写中,我们得以窥见鲸类的秘密。
 
中华文化大整合的历程
 
《这不是中国建筑史》,钱正雄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
 
建筑,被很多人称为“艺术之母”,它包含了绘画、雕塑、文学、历史、人文、科技、政治等几乎一切艺术手段和人文意义。而中国的古代建筑,由于历史原因,能留存至今、供我们欣赏与研究的已经不多。该书分为“飞檐翘脊”“汉字砖瓦”“故宫往事”“画中楼阁”“漫谈园林”五个部分,以设计师的特殊视角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用通俗易读的方式、诙谐巧妙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50个常见又难以用三言两语解释清楚的建筑入门知识,使读者通过建筑与汉字、绘画、诗歌、历史等方面关系,了解中国历史与艺术。
 
《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王炜林 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
 
以彩陶为其鲜明特色的仰韶文化,自1921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正式发现以来已有百年历史。百年来,随着全国各地仰韶时代遗址的不断发现,考古资料的不断累积,以及历代考古学者和历史学者的孜孜求索,长期晦暗不明的中国上古史逐渐清晰起来,彩陶在中国文明起源以及早期中国文化融合与统一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
 
中国文化的根何在?我们为什么自称“华人”“龙的传人”?答案或许都隐藏在彩陶之中。该书通过“探索研究”“展览巡礼”“彩陶文献目录”三个单元,以渭河流域彩陶发展的纵向脉络、彩陶繁盛期社会的横向剖面,以及对“华夏之花”的探源溯流,展示了五千年前中华大地上第一次文化大整合的恢宏历程以及这一历程中先民创造的不朽成就。

《大唐帝国的政治中心——大明宫》(《丝路物语》书系第四辑),韩海梅 著,西安出版社,2021年12月。
 
大明宫,这个唐代历史中一个特殊的场合,主宰了很多重大事件的进展。作为唐代的政治大舞台,这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唐代政治生活的代名词;这里,曾经彻夜轻歌曼舞、灯火辉煌;这里,曾经金戈铁马、兵戎相见;这里,曾经烽火连天,满目断壁残垣、萋萋荒草……该书的作者韩海梅,长期从事大遗址保护和大明宫相关历史文化研究。书中,按照建筑的功能分区,搭配大量图片,介绍这个千宫之宫的主要宫殿和背后的故事,以点带面介绍了唐代政治中心大明宫的前世今生。
 
文物不只有一种解读
 
《慢慢看:一个人的博物馆》,董彬 著,文津出版社,2021年3月。
 
文物不只有一种解读,借助想象的翅膀,可以有更多的思考与故事。这是一本充满文化想象、对比中西文化的博物书。作者董彬在书中试图通过几个“不那么游客”的展览做一次逆时间的博物之旅:“一亿年前的天空落下的一片羽毛”到小说里“寻找聂隐娘的磨镜少年”,从“帕埃斯图姆的跳水者之墓”到“改变文艺界的普鲁士蓝”,从“柏拉图歌颂的雅典之爱”到“土地散发着香气犍陀罗”……每一篇文字都面对一件(类)似曾相识的文物展品,随之而来的解读也从博物馆人的学术权力,变成了走向大众审美的趣味呈现。
 
《52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法]迪米特里·尤阿尼戴斯 著,金小浿 译,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1月。
 
这是一本完全虚构的艺术对话集。德鲁奥拍卖行的艺术记者想象自己穿越回15—20世纪,遍访52位艺术大师,从博斯到毕加索,他毫不留情地大胆发问,一一揭开大师创作背后的故事:博斯为什么被称为“造梦大师”?库尔贝怎样解读《世界的起源》?“海报大师”穆夏如何凭借莎拉·伯恩哈特的赏识走上人生巅峰?保罗·克利如何做到将音乐入画?卡萨特和德加之间有哪些说不清的情感纠葛?左拉的小说《作品》如何惹怒了塞尚?委拉斯凯兹真的有和鲁本斯暗暗较劲吗?“身残志坚”的劳特累克怎样从烟花之地找到了自己的创作灵感?情场高手毕加索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了《格尔尼卡》?
 
从博斯到毕加索,还有透纳、雷诺阿和方丹-拉图尔等,五十二位艺术家的神秘面纱将被首次揭开。短短几分钟的访谈中,艺术家们不但真诚幽默地回答了自己的从艺之路、风格特点,更是有鼻子有眼地讲述了自己在艺术圈的奇葩经历。超会搞钱的“天才插画师”多雷也会苦于繁杂的人际关系,后印象派大师高更却被莫里斯·德尼评价为远不如雷诺阿的“小鸡崽”……
 
《挑选缪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奇幻故事集》,[美]克里斯蒂娜·库尔森 著,后浪丨花城出版社,2022年4月。
 
亚当雕像突然倒塌,蒙娜丽莎画像的真迹在何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每一幅画、每一块挂毯、每一把精致的镀金椅子,都有自己的故事。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也是一部奇幻艺术史。故事的主人公是博物馆平凡却奇特的员工,是捐赠者,是游客,甚至是每一件艺术品。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任职25年的作者克里斯蒂娜·库尔森,以别开生面的方式讲述了藏品身世以及博物馆幕后的奇人异事,向读者展示博物馆的疯狂、有趣和神奇。
 
博物馆进入社会的价值
 
《河豚与狮:彪悍策展人的幕后故事》,[美]兰斯·格兰德(Lance Grande) 著,中国画报出版社。(即将出版)
 
为什么破洞的屋顶更值钱?蚂蚁有着什么样的罗曼史?放养猫咪和博物馆管理有什么关系?博物馆收集的人骨,面临着什么样的伦理挑战?世界上最早的文化历史博物馆在哪里?从服务生、厨师、歌手、军医,变身为科研策展人、博物馆高层,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在大地震后的墨西哥,开着幽灵汽车,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麦当劳、迪士尼曾共同赞助千万美金的“分手礼物”长什么样?在《河豚与狮:彪悍策展人的幕后故事》一书中,作者兰斯·格兰德以生动、令人兴奋,且与时俱进的方式,描绘了科研策展人及他们的研究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展现出策展工作所需的聪明才智,及其教育和社会价值。
 
兰斯·格兰德(Lance Grande)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策展人,从事鱼类、古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在史密森学会的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柯克·约翰逊看来,作为鱼化石专家的格兰德通过亲身经历精心叙述了随其职业生涯不断发展的故事,围绕芝加哥传奇的菲尔德博物馆的各个方面,论证了自然历史与我们所处时代的相关性。他冲破尘封的刻板印象,热情洋溢地展示了策展人的生活可以如此令人惊讶。
 
《新博物馆学》(科学博物馆学丛书),[英]彼得·弗格 主编,王颖 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
 
博物馆起源于现代欧洲,并随着现代性的扩张传到现代中国。博物馆林林总总,但数量最多、历史最久的那些博物馆大体可以分成艺术博物馆(Art Museum)、历史博物馆(History Museum)和科学博物馆(Science Museum)三大类别。科学博物馆学丛书的研究对象是科学博物馆,在这之中,广义的科学博物馆包括自然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科学工业博物馆(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科学中心(Science Center)三种类型,狭义的科学博物馆往往专指其中的第二类即科学工业博物馆。三大类别的科学博物馆既是历时的(“历时的”指历史上先后出现)又是共时的。中国的博物馆是西学东渐的结果,与其他类型的博物馆相比,中国的科技类博物馆起步最晚。
 
作为丛书之一,《新博物馆学》是博物馆研究者从不同角度阐发博物馆学的学术论文集,包括博物馆藏品的价值和意义,博物馆的历史和评价,博物馆与社会、法律、教育和政治的关系,以及博物馆参观者的体验等主题。该书运用史学考证和反思评判的方法,多视角地呈现了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深刻内涵,是当代研究博物馆本体,解读展览策划的有意识和无意识过程,以及厘清观众参与的社会定义等议题不可多得的重要思想启迪著作。
 
《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制度设计研究》,郑奕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
 
从博物馆诞生之日起,未成年人就一直是博物馆教育的主要对象。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的结合,从广义上看,在欧美一些博物馆大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并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模式,比如美国著名的“K12”项目。我国其实也很早就将大、中、小学生作为博物馆教育的重要对象,近十年来博物馆主管部门更是大力推动“文教结合”,重点就是面向中小学。但博物馆与中小学之间仍然缺乏深度结合模式和长效合作机制。
 
该书聚焦于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制度设计问题,将这一问题自上而下分成三大层级,即顶层设计、中层设计、底层设计,以大量的案例,并充分借鉴国外的相关实践成果,详实深入地论述了我国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历史与现状。特别是针对当前我们实践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拨开表层现象的迷雾,抽丝剥茧探寻问题根源,突破了前人的局限性,拓展了新的研究广度和深度,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政策及操作建议。

作者/何安安
编辑/挪冬
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