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的鲁艺教堂与延安文艺纪念馆。图/新华社

2022年5月23日,是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80周年的日子。这一经典理论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其影响穿越了时间和空间。今天,我们回望这一诞生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光辉理论,仍能得到诸多启示和力量。

众所周知,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端,其“现代”意义在于:发现了“人”。但那只是个人的觉醒、“我”觉醒,还不是“我们”的自觉、“人民”的自觉。风云际会,马克思主义与古老的东方国度中国相遇,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开始觉醒了。

延安时期,则是 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自觉并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这种自觉和成熟,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中国革命的峥嵘实践和艰险探索破茧而出的,经历了血的代价和无数坎坷,才长出新的真理之果。

革命成功与否,革命的合法性最为要紧。为什么要革命?革命的理由是什么?得民心者得天下,革命是为了人民,也需要人民才能赢得革命。因此,需要把革命道理讲清楚,从而赢得人民的理解和认同。

“文染乎世情”,中国共产党在传播资源极为匮乏的不利情势下,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笔杆子”革命,把包括文艺在内的所有符号资源调动起来,运用到了极致,也因此号召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青年、作家、艺术家纷纷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但这些文艺工作者的思想、个性并不整齐,有不少怀着对革命的浪漫想象,对革命的认识和理解与革命的实际要求还存在距离,因此亟需将文艺队伍的思想统一到革命的方向和任务中来。

因时而生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为此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统一思想,才能凝聚革命共识,行动才有力量。后来,我们就能看到,延安文艺工作者主动检视思想,超越小我,主动融入生活,深入工农兵队伍,涌现了一大批为人民创作的艺术家。

因此,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我们对毛泽东这篇重要文献的理解,都不能就文艺来理解文艺,仅将其孤悬在文艺领域,认为这只是特定时期的特殊文本,其影响仅限于某个时空区间的文艺领域。这样理解,就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看得太薄、太窄、太轻了。

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的“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恰如一道思想的闪电,其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定位,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而这一定位,无论在革命时代,还是在建设时代,不论是在改革时代,还是在新时代,都是文艺事业发展应秉持的方向。

▲陕西省延安市在鲁艺旧址基础上打造的鲁艺文化园区。图/新华社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2年后,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

把人民放在心中,心中有人民,创作才有方向,脚下才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他自己亲历的故事:1982年,他到河北正定县工作前夕,来送行的八一厂的作家、编剧王愿坚就对他说,你到农村去,要像柳青那样,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

1952年,柳青为了深入农民生活,辞去陕西长安县委副书记的职务,定居在皇甫村,蹲点14年,创作《创业史》,笔下人物也因此栩栩如生。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农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像柳青这样站稳了人民立场,完全把自己融入人民的作家,才能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这也生动印证了毛泽东在讲话中阐述的,“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泉源”。

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更不能触及灵魂、引起共鸣。尤其是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深广影响,文艺创作存在“脱实向虚”偏向,重新强调文艺的人民性问题,深刻理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现实价值,尤为迫切。

80年后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并将其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以及文代会、作代会重要讲话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文艺真正成为人民的精神食粮,成为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的载体,成为从时代地心中奔涌而出的热流,成为新时代的精神表征。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无愧于新时代的伟大作家、伟大作品,才能继续走好新时代新征程的文艺赶考之路。

撰稿/李垈(传媒学者)
编辑/何睿  迟道华
校对/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