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包括6方面33项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具体来看,主要包括财政及相关政策、金融政策、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保能源安全以及保障基本民生等。


中行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宗良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我觉得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国常会实际上向外释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中国政府在坚定地推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有效处理经济发展金融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包括此前政策的合理化调整。”


焦点1

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加码救助小微企业是保就业保民生基础和前提


在金融政策方面,国常会提出,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近期国内疫情反弹导致物流不畅、停工停产,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对小微企业形成了较大冲击,当前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十分紧迫和必要。国务院常务会议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有助于进一步调动银行积极性,撬动更多资金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投放,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价、扩面,尽快渡过难关。


截至今年4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3.5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总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速21.64%,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0.6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3577.25万户,同比增加781.24万户。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我国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亿户,绝大部分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承载居民就业的主要领域,是创业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2021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升级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以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和服务,也体现了稳增长、稳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董希淼表示,今年以来,面对疫情蔓延和经济下行双重冲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遍存在困难,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迫在眉睫。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比例,量价并举,将进一步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更好地引导银行持续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并提高信用贷款比例,促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增量、降价、扩面。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帮它们走出困境、恢复生机,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基础和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焦点2

货车车贷、房贷均可延期针对性普惠性


在当前疫情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货运行业持续低迷。5月1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发布了《中小微物流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中小微物流企业亏损面过半,生存压力较大。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被调查企业利润出现亏损,近三分之一的企业利润基本持平,有18.4%的企业实现盈利。


对此,国常会提出了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等措施。


温彬指出,由于近期疫情反弹导致上述群体就业和收入压力较大,延期还款有助于缓解这部分群体的资金压力,体现了金融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加大对困难群体的纾困力度。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普惠小微贷款并不只是涵盖小微企业,其既包括小微企业,也包括个体工商户,也包括有企业和个体运营的货车车贷,甚至也包括个人房贷和消费贷,主要是帮助小微企业及个人延期还本付息,防止银行断贷给小微企业存续带来不良影响。也是政策对小微企业的一种支持。消费贷、车贷、经营贷等等,是切实解决小微企业、个体户和个人短期资金困难的重要举措,具有普惠性。他认为,“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配套的政策来进一步细化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应该也会考虑适当通过减息来降低小微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


宗良指出,整体上来看,这种措施的针对性比较强,是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中相关的企业或个人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出的。他认为,优秀的金融措施是针对金融环节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相应的举措,国常会上提出的这一举措注重解决相关的企业或个人,尤其是小微企业或个人的难点,应该会取得较好的结果。


焦点3

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预计将对物流运输通畅起到积极作用


今年二季度,新冠疫情呈现多点爆发的态势,在稳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国常会也进行了部署。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


盘和林认为,货车车贷和房贷消费贷是降低老百姓贷款负担,稳供应链则是为了保障民生供应。两者的共通点就是国家聚焦疫情下的民生,帮助企业、个人一起渡过难关。


4月19日工信部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也强调,面对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全系统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会议要求,把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作为当前稳定工业经济运行的首要任务,要着力打通物流运输堵点卡点,促进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尽快复工复产,集中力量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为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有力支撑。


温彬指出,疫情反弹对经济的负面冲击已经显现,4月我国生产、消费负增长,必须要尽快控制住疫情,加快推动复工复产,畅通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让产业链供应链有序运转起来。特别是会议提出的取消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规定和收费,体现了国家再次明确不得搞“一刀切”等不合理的限制,预计将对物流运输通畅起到积极作用。


对于稳增长的目标,董希淼对贝壳财经记者称,“下一步,货币政策要坚持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政策有机结合,立足当下的困难和问题、着眼未来更长一段时间的压力和挑战,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兼顾防风险、调结构,既要适度用好全面降准等总量工具,也要适时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既要用足用好结构性增量工具,也要更好地发挥结构性价格工具的作用,让市场流动性更加合理充裕,更好地持续地推保障济社会大局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


焦点4

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大概率将超市场预期


在汽车方面,国常会提出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促消费和有效投资,放宽汽车限购,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


乘联会从车市低迷的结构的角度分析称,传统燃油车购买群体近年受冲击最大,最需要支持,今年前4个月累计乘用车传统燃油车的销量492万辆,较去年同期累计下滑18%;4月传统狭义乘用车销量67万辆,同比下降55%,环比下降50%。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随着使用成本的上升,购车消费受到限制,目前自主品牌传统车萎缩,主要原因也是普通消费者购买力出现问题,消费心态不稳,需要鼓励燃油车消费,实现差异化的购车选择。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政策力度很大,政策驱动汽车消费回暖,对下半年的传统乘用车市场的回暖充满信心。


华泰证券分析称,600亿元的减征额度较大,占2021年国内汽车购置税总金额为3520亿元的17%,该政策有望对今年的汽车消费起到明显的提振作用,大部分整车企业有望受益,且车价较低的自主品牌整车企业有望受益较大。


招银国际研究部经理白毅阳表示,此次600亿元减免,税率应该是降至8%甚至以下,大概率将超出市场预期。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预测分析称,此轮刺激政策预计将更加普惠,要充分考虑到16万以上价格段对汽车消费的贡献度;如果将600亿减税政策范围从1.6升提升至2.0升,覆盖90%乘用车市场,在减税幅度上可以将10万价格为界,10万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车价超过10万的以减征5000元车购税封顶;预计平均减征购置税4000元,可以惠及1500万辆乘用车。“预计此轮政策目标,全年将实现乘用车接近10%的增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雨晨 王琳琳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