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海淀区中关村街道金谷园小区外,快递员在给居民送包裹前先进行消杀。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5月26日,在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徐和建介绍,要全面摸排、动态掌握固定用工、临时用工、钟点工等各类人员信息,确保不漏一人,要落实日常管理制度,服务保障人员实行单位家庭点对点闭环管理,重点单位实行封闭管理。
当前北京市社会面仍有多点散发病例,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疫特殊时期,服务保障人员既是畅通城市微循环,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运转的关键因子,又是满足市民居家需求不可或缺的“保供”力量,为巩固防疫成果,形成可持续、常态化的抗疫工作格局提供了绵绵助力。
也因此,服务保障人员一直以来就是防疫的“重点人群”。此前已发现的病例中,就涉及多名单位内部保安、食堂、运维等服务保障人员。对此,北京发布单位服务保障人员防疫措施,从明确单位主体责任、建立人员信息台账、落实日常管理制度、严控人员流动聚集等六个方面,全面加强单位内部人员管理,堵塞风险漏洞。
但服务保障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较大,接触面广、管理难度相对较高的特点,一再提醒相关方面的防控措施只能加强,必要的管理要求如点对点闭环管理等还需反复重申。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海淀1名垃圾分拣员感染,同村筛查出5名感染者。此前,还曝出外卖员、快递员等服务人员感染案例,类似人员一旦确诊,往往牵涉某一区域防控管理级别的调整,也易引发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因此,要想尽快将社会面风险源捞干筛净,就需持续加强服务保障人员的管理。
管理措施的加强,如动态掌握人员信息,单位家庭点对点闭环管理等, 往往也意味着从事相关工作时注意事项的增多、工作流程的拉长。对此,服务保障人员还需多些理解和耐心。而相关单位在落实好防疫管理要求的同时,不妨为服务保障人员多提供一些便利条件。说到底,唯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把疫情防住,尽早迎来烟火如常的生活。
撰稿/新京报评论员 迟道华
编辑/马小龙
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