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强化的高压震慑态势下,一批问题官员认清形势,丢掉侥幸心理,主动投案、主动交代问题


党风廉政建设已经融入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中,让越来越多有“避过风头就安全了”想法的问题官员彻底放弃幻想,正视自己的问题


越扎越牢的制度笼子,彻底堵死了腐败分子的退路,让主动投案成为其唯一正确的选择


“为什么要主动投案?我觉得心里一直压了一块石头,只有早投案、早交代,才能早一点把心里的石头放下。”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第三集《惩前毖后》中,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原书记刘川生讲述了自己主动投案背后的心理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雷霆之势惩治腐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尤其是近年来,向纪委监委主动投案、主动交代问题的人数逐年增多,党中央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战略部署成效显著。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有10357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2020年、2021年,这一数字分别增至1.6万人、3.8万人。这背后,不仅是一起起腐败案件得到查办,更展现出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提升,中国反腐败治理方式不断完善,反腐败制度体系日趋成熟。


攻坚战重遏制


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常震慑,行贿受贿一起查,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在不断强化的高压震慑态势下,一批问题官员认清形势,丢掉侥幸心理,主动投案、主动交代问题。


反腐无禁区,打虎无上限,级别再高也没有“丹书铁券”。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实际行动表明,反腐败斗争决不是看人下菜碟的“势利店”,不是争权夺利的“纸牌屋”,更不是有头无尾的“烂尾楼”。


落马的“大老虎”中,包括6名副国级、1名正国级干部,此外,一批涉腐的省部级干部也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党中央以坚定决心和魄力向全党昭示,反腐败面前,谁也没有“丹书铁券”。


仅2021年,就有薛恒、刘川生、蒙永山、龚建华等4名副部级干部主动投案。


腐败不是经济润滑剂,反腐败斗争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好。一些落马官员在回顾涉腐之初的心态时,提到“觉得适当腐败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甚至觉得“‘过度反腐’会拖累经济”。把个人腐败归因于促进经济发展,是为自己的贪欲找借口,其结果不仅扭曲了当地经济发展环境,自己也滑向腐败深渊。


近十年来的事实证明,反腐败契合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阿根廷经济学家马蒂亚斯·卡鲁加蒂表示,反腐有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经济管理能力,提高行政效率,营造更加有利于市场经济活动的环境,“毫无疑问,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孙大伟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事实证明,“腐败是经济润滑剂”只是借口,反腐败打造了更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只会促进发展。


当“政绩”不再是腐败的挡箭牌,问题官员的侥幸心理也被进一步击破。2017年10月12日,胜利油田青岛石油实业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兼临沂中孚天然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广生投案自首;2019年5月29日,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云南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肖建明主动投案;2021年底,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原党委委员陈耀明、西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田伟两名金融系统干部在同一日主动投案……


这些曾身处资源开发、审批监管、金融投资等领域重要经济岗位的腐败分子主动投案,促动更多观望者丢掉了幻想,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优良环境。


依靠人民整治蝇贪蚁腐,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党中央以纠治“四风”为抓手,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吃喝、餐饮浪费等歪风陋习露头就打、反复敲打;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毫不妥协,全面检视、靶向纠治,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狠抓作风建设,也让各级干部认识到,凡是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再小的事也要查。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反腐败力度加大,群众举报总量大幅攀升。中央纪委信访室一位负责办理群众来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3年之前,某省的群众来信每月不过几百封,目前达到了每月近3000封。”


孙大伟认为,党中央反腐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人民群众用雪亮的眼睛监督腐败行为,这持续打击着腐败分子“小事不被查”的侥幸心理。


一位基层纪检干部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严”的主基调,一体推进“三不”,惩贪治腐形成强大震慑效应,许多问题干部迫于惶惶不可终日的心理压力主动投案。



震慑 徐骏图/《瞭望》新闻周刊


持久战常震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保持反腐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一体推进“三不”战略部署,治标不松劲、治本不松懈。党风廉政建设已经融入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中,让越来越多有“避过风头就安全了”想法的问题官员彻底放弃幻想,正视自己的问题。


反腐败十年磨一剑,绝不是雨过地皮湿“走过场”。近10年来,重点领域的反腐专项行动接连不断,一批批腐败官员纷纷落马,反腐败冲锋号越吹越响,向广大干部释放了明确信号:反腐不是“一阵风”,反腐高压态势只会越来越强。这让那些妄图逃避追究的问题官员认清形势,通过主动投案换取组织的宽大处理。


2021年7月9日上午,山西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国保总队总队长李柏,带着洗漱用品和银行卡等部分涉案财物,向山西省纪委监委主动投案。


2022年1月,山西省晋中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原支队长梁小刚,主动投案。


“自查从宽、被查从严”,在过去一年多以来的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山西出台相关政策实施细则,并通过警示教育、系统开展谈心谈话等,引导干警打开心结,主动说明情况、交代问题。李柏、梁小刚等人的主动投案,正是反腐力度空前、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的必然结果。


纪检监察机关的倒查机制,实现了一朝涉腐终身追责。有些问题官员的贪腐行为发生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这让他们产生了“事情久了查不到了”的侥幸心理。而现在查处的腐败案件中,相当一部分贪腐行为都是终身追责。


以违规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问题为例,在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全国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办理的1524万件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开展全面排查,对“踩点减刑”“立功减刑”等160余万件重点案件进行评查,核实认定问题案件8.7万件。


人走“查”不凉的背后,是党中央有贪必肃、有腐必反的坚定决心,极大地震慑了那些以为可以瞒天过海的问题官员。


人可以退休,反腐没有“退休”时。曾几何时,一些腐败官员存在“退休后就高枕无忧”的心态。随着反腐败斗争驰而不息地推进,尤其是以内蒙古涉煤腐败“倒查20年”为代表的一系列专项整治的开展,形成了对腐败案件深挖深查的追责机制。


近些年主动投案的干部中,退休人员也占了一定比例。


2021年10月,已退休7个月的内蒙古自治区高级法院原副院长金柱主动投案。


2021年7月,已退休7年的浙江省委省政府原接待办主任张水堂,主动投案。


2020年11月,已退休3年的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副主任郭志宏,主动投案。


……


对腐败分子而言,退休不再是“保险箱”。反腐败工作常抓不懈,释放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明确信号。


制度篱笆强高压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愈加完善。越扎越牢的制度笼子,彻底堵死了腐败分子的退路,让主动投案成为其唯一正确的选择。


巡视利剑作用产生强大震慑,不断强化日常监督。随着政治巡视、派驻纪检监察组等制度不断向各级各地方延伸,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逐渐实现全覆盖。往往巡视组进驻后,一些问题官员夜不能寐、心惊胆战,最终主动投案。


“巡视组进驻学校后,我整晚失眠,知道自己的事情瞒不住了,还不如早日交代问题,让自己解脱,也让家人不再蒙羞。”2021年4月30日,在四川省委第五巡视组进驻成都工业学院的第19天,该校原党委委员、宜宾校区党委委员、副主任聂涛同时向巡视组和省纪委监委驻成都工业学院纪检监察组主动投案。这是四川推进省属本科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来,首个主动投案并采取留置措施的省属本科高校处级干部案件。


2021年,四川省共有1600余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这是四川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一体推进“三不”,不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取得的重要成果。


一位纪检干部坦言,主动投案使案件查办难度大幅降低,被调查对象及其家属、其他涉案人员在面对调查工作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有利于调查的顺利推进。


日常执纪问责、执纪执法贯通,反腐败斗争法治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随着反腐败领域党纪国法的健全完善,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履职的过程,本身也对问题官员产生极大震慑。


在去年进行的换届工作中,山西省太原市纪检监察机关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对反映违反换届纪律问题线索,优先办理、快查严办。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回复廉政意见1.5万余份,提出暂缓性或不宜使用意见300余人次。


压力之下,未获提名的阳曲县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某某,清徐县政协党组原副书记、副主席靳某某,在换届名单公布后,前往市纪委监委主动投案。


一位基层纪检干部表示,纪检监察机关在执纪执法中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对主动投案、如实交代问题的党员干部依规依纪依法给予宽大处理,释放强烈政策信号,鼓励犯错误的干部放下思想包袱,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认错悔错。


“天网”“猎狐”持续深入,境外不再是“庇护所”。海外追逃追赃力度不断加大,给外逃人员带来了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对外逃人员缺席审判,让其人财两空,更表明国家对腐败分子虽远必惩的决心。重压之下,一些外逃人员选择主动回国投案。


2021年10月7日,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外逃7年的“红通人员”、职务犯罪嫌疑人魏奇从厦门入境回国投案。


魏奇涉嫌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于2014年9月出逃境外。纪检监察机关一方面保持追逃凌厉攻势不减,并与其家人积极沟通,争取配合;另一方面挤压其生存空间,依法冻结其国内涉案资产,使其在经济上“断血”。强大震慑下,回国投案成了魏奇的唯一出路。


据介绍,黑龙江省职务犯罪在逃人员出逃时间普遍较长,年老思乡,久别恋亲,劝返成为一项重要的追逃手段。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综合运用亲情感化、政策感召、法律威慑等手段,推动案件突破。


反腐利剑高悬,震慑之势常在。向纪委监委主动投案的人数逐年增多,表明我们党治腐惩贪的手段越来越有效,腐败分子的退路被一一封堵。一长一消之间,反腐败的正义天平,正进一步向党和人民一方倾斜。(吴光于 孙亮全 吴晓颖 闫睿)


编辑 邓淑红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