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张璐)6月14日晚,国合会30周年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表示,针对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已经制定并出台了“1+N”政策体系,目前实现了1+37政策体系,下一步将围绕减污、降碳、扩绿、增长等多领域协同推进。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2022年年会暨国合会30周年纪念活动于6月13日-16日举行,主题为“构建包容性绿色低碳经济”。在6月14日举行的国合会30周年论坛上,解振华表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努力从没有停歇,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不可逆转。中国始终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派和实践者,一直采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0亿千瓦以上,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已各达到3亿千瓦。“我们还将在沙漠、戈壁、荒原建设4.5亿千瓦的风光电发电基地,目前已经开工建设了8500万千瓦的工程。”他表示,近七年来,中国用于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世界第一。中国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做出了历史性、基础性的重要贡献,受到国际社会各方普遍赞誉。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信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不同,中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单位GDP能耗和物耗较高,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中国要力争30年左右来实现。中国已经制定了1+37的政策体系,下一步将围绕减污、降碳、扩绿、增长等多领域协同推进。


碳中和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机遇,需要切实开展对话合作,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积极参与并贡献全球环境治理进程,中美两国去年先后发表了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和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去年,中欧领导人气候变化高层对话联合公报也将低碳能源作为深化合作的方向。中国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011年以来,中国已累计安排12亿元用于开展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与36个发展中国家签署了41份气候变化合作文件,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约2000多名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


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