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对市民进行核酸采集。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据健康时报梳理,目前全国已经有多地取消了常态化核酸检测或查验核酸证明。比如山东德州就不再要求影剧院观影人员“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江苏省通州湾示范区将暂停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常态化巡检,广东惠州市机场、火车站和汽车站等出行站场,不再要求出行旅客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等。
这些举措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些都是因应疫情形势、科学防疫的应有之义。6月9日,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曾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核酸检测的重点应该放在高风险人群和高风险岗位的工作人员,以及有疫情的地区,“没有发生疫情,也没有输入风险的,查验核酸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显然,各地对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政策调整也是对这一要求的回应。可以看到,这些地方在一定时间内并未发生疫情,且综合各方信息来看,当地疫情传播风险也较低。因此,对防疫政策及时作出调整是很务实的举措,也是应时之举。
应当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对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正是因为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开展,才有利于各地第一时间发现疫情,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可以说,核酸检测依旧是当前疫情防控链条上极为关键的一环。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常态化核酸检测也对地方财政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且查验核酸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民众生活的不便,降低人员和物资流通的效率,社会运转成本由此升高。这些现象近来已经逐渐引起舆论和各地的重视,而如何平衡非常措施和日常生活的关系,也是摆在各地面前的一道考题。
因此,在严格遵循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或查验核酸证明,也相当于“打了个样”。在没有确诊病例和病毒传播可能性较小的地方,如何尝试舒缓管控措施,这些地方也是在做出自己的探索和尝试。
市民正在排队进行核酸检测。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当然,目前很多地方由于疫情仍然存在,常态化核酸检测还在进行。即便如此,尽可能降低防控措施对生产生活秩序的冲击,这些政策指向是相通的。
比如,北京就将公共场所核酸阴性证明调整为72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显然就是“为了尽量减少疫情防控措施给市民带来的负担,尽量减少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产生的影响”。可见,疫情防控大方向是明确的,就是要使措施尽可能地有效、科学,降低对社会的影响。
也相信随着疫情防控经验的累积,各地会在防控措施上不断升级完善,达成新的共识。比如“无疫地区查验核酸不应是常态”“优化核酸采样圈,提供最大化便利”等,这些也要逐渐形成主流的防控思路,并落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总之,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基础上,我们更要做好精准防控、科学防控,结合各地的疫情状况,出台更加细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因地制宜控制疫情。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统筹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撰稿 / 江城(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