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就像坐过山车,起伏不定。”6月10日,新发地市场“茄子大王”李劲力一边整理当天的销售数据,一边回忆今年北京疫情以来的经历。
北京本轮疫情初期,一度出现囤菜。大量蔬菜订单突然增加,李劲力和白菜商户王志勇等蔬菜批发商户紧急联系蔬菜产地调货,保障北京“菜篮子”稳供。而在北京市内,蔬菜直通车每天运送“蔬菜包”等物资,保障封管控区居民们吃上新鲜蔬菜。
在暂停堂食服务期间,由于餐饮企业的食材需求量减少,蔬菜批发商们又另辟销路,在社区团购等渠道中主动寻找新商机。
眼下,北京正逐渐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经历疫情考验的卖菜人,也开始回到熟悉的工作之中。
紧急调菜进京
4月24日,受北京疫情影响,部分市民紧急“囤菜”。4月25日,北京“菜篮子”新发地批发市场的大多数商户都处于紧张备货状态,来来往往的运货车辆排成长队。数据显示,当天新发地蔬菜供应量达1.92万吨,而此前的日供应量一般是1.8万吨。
4月25日中午,北京新发地市场来往车辆不断。  新京报记者 刘欢 摄
新发地市场的“茄子大王”李劲力说,4月25日,他们准备好的3车茄子(约22.5吨)销售一空,且不断有订购茄子、辣椒的电话打进来,甚至有零售商、商超直接开车到新发地,等待外地货物进场。当晚,李劲力联系辽宁葫芦岛的茄子种植基地,请求协助进货。当地农户立即采摘、装车,5车茄子(约37.5吨)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到达北京。
新发地“土豆大王”余功成还记得,4月25日那一天忙昏了头,他的摊位挤满了前来批发蔬菜的客户,200多吨云南土豆全部卖完。他又紧急联系云南采购商,还协调原本准备发往其他城市的土豆,“整整7个半挂车,大概200多吨的土豆”,直接运送到北京。
同一天,新发地白菜商户王志勇正在河北固安的白菜基地采购,突然接到电话说需要大量白菜。他紧急采购并装车,几个小时后,20吨大白菜到达北京。
蔬菜零售商户也在应急保供中发挥了力量。赵大明是一直在北京东城区特吉特菜市场经营蘑菇、快菜的蔬菜零售商,市场主要是早市,销售时间短,当天他想到市民买菜需求可能激增,便与其他商户提前多拉了一些蔬菜。第二天早市,蔬菜销售一空。
一批批蔬菜进京,离不开运输司机的日夜兼程。余功成坦言,司机是最辛苦的人。他卖的大部分土豆来自云南,运到北京需要六七十个小时,货运司机在运输过程中全程不能下车。即使到了新发地,也要等其他人把货物完全卸完,再将车开到市场指定地点进行消杀后,司机才可以下车。
“车队所有的运输司机都要提前做核酸检测,持阴性证明才可以上路,司机在产地出发时要准备好所有的生活用品。”李劲力说。
新发地市场宣传部部长童伟表示,商户们有多年卖菜经验,产地协调能力强,能够在短时间内调货进京。新发地市场还通过加强信息服务,促进司机与商户的信息互动和共享,让进京车辆能有序通过各个窗口进入市场,以避免扎堆,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
奔波运送“蔬菜包”
除了农副产品保障之外,在北京市内,还有一批“特殊的运菜人”奔波在路上,为封管控区供应蔬菜。
5月12日早上6时多,在朝阳区潘家园街道封管控社区,新发地蔬菜直通车司机侯闯已开车到达,开始卸载“蔬菜包”,等待社区工作人员前来接收。侯闯数了数,这次的“蔬菜包”有800包左右,是疫情保供期间最多的一次。几个小时后,这些“蔬菜包”经志愿者转送,到达在家隔离的居民家中
“‘蔬菜包’有20种常用蔬菜,每个‘蔬菜包’会装黄瓜、西红柿这样的10种常见蔬菜。”侯闯介绍,运送的不只是“蔬菜包”,还有“水果包”、米面粮油等商品。
新发地蔬菜直通车项目相关负责人贾晓鹏介绍,从4月底到5月中旬,受疫情影响,北京朝阳部分居民隔离在家,新发地蔬菜直通车接到相关保供通知后,第一时间准备专供车队,共有10辆蔬菜直通车负责朝阳区潘家园街道多个封管控社区的物资保供,运送“蔬菜包”“水果包”等。
运送蔬菜并非易事。侯闯坦言,5月的大部分时间在送菜路上。“每天早上4时起床,抗原检测、持阴性证明后对车辆消毒,装载‘蔬菜包’水果包,赶在7时之前到达,卸货完毕后,要再次赶回新发地,准备下午的‘蔬菜包’供应。”
贾晓鹏说,直通车的每个司机每天几乎12个小时在路上,运送2000多份“蔬菜包”“水果包”和米面粮油等基础物资,运送途中不下车,减少喝水吃饭频率。
不过,侯闯觉得,“疫情下,能够帮助别人也是值得的”。该任务一直执行到潘家园街道相关社区解除封控,于5月20日结束。
5月20日之后,直通车恢复正常运营,侯闯的生活也回归正常。他所负责的蔬菜直通车目前服务于丰台区某小区,一周去三次,每次出发之前,侯闯都会提前准备各类新鲜蔬菜、豆腐、馒头等装车,尽早抵达小区门口,方便附近居民买菜。
开拓团购卖菜新销路
由于前段时间北京餐饮暂停堂食服务,李劲力、王志勇等注意到,餐饮企业是蔬菜批发商的重要客户,其所需食材量减少。此时又值夏季北方蔬菜大量上市,如何灵活开拓销路成为新的考验。
李劲力选择将产地的茄子运送到其他省份销售。在北京本地,他参与社区团购,帮助团购会员挑选品质好的商品,根据需求制作的10元小包装“蔬菜包”也受到欢迎。
近期,李劲力还准备开拓海外蔬菜市场。他听了朋友建议,将一些干制蔬菜样品寄送到柬埔寨朋友处,请对方判断是否适合售卖。如果可行,他计划在国内开一个干制蔬菜加工厂,将产品出口到国外。
余功成也选择将自己在各个产区存储的土豆卖往全国其他地区。他还引进新技术,帮助产地农户科学种植土豆。
相比批发商,做蔬菜零售的赵大明对社区团购的运用更为熟练。堂食暂停期间,多数人居家办公,在家做饭,他的蔬菜销量大幅增加。5月中旬,他所在的特吉特菜市场因防疫要求封闭后,赵大明就把精力全部放在社区团购上。
“沙葱,秒杀价16元一斤,6月10日下午市场旁边取货。”6月10日上午,赵大明一边在新发地批发蔬菜,一边用手机群发团购消息。很快,几个微信群里的顾客就发起了团购。赵大明根据团购数量,挑选品质好的沙葱。
之后,赵大明又去其他蔬菜区、水果区挑选货物。仅一个上午,他就发起了10次团购,订单量上百。赵大明透露,这一天的团购销售额比以前的摊位营业额还高。
6月10日,赵大明在团购群发布商品团购消息。  受访者供图
对于社区团购,赵大明早在2020年就准备将其当作副业。“看到别人在做,自己也想尝试尝试,卖了十几年菜,渠道资源还是有一些的。”
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拉顾客建微信群。起初,只要有顾客入群,他就会送一盘蘑菇或者蔬菜。后来,如果有老顾客能介绍两个新顾客入群,他会给新老顾客都送一份菜。就这样,他的客源队伍越来越大,目前已有6个500人的大群,并准备再建立一个群。
在本轮疫情期间,团购的副业很快变成了主业,如今赵大明每天分两趟去新发地进货。他向新京报记者介绍经验说:“社区团购最重要的就是品质和售后,品质好售后服务好,那顾客就相信你,愿意在你这儿买。”每次拉回货物之后,他会对货物做第二次检查,如果有货物品质不佳,他会直接发起退换货程序,并通知顾客择日取货。
赵大明发现,蔬菜和水果的团购销量较好,海鲜、肉类的团购还是比较难做,“因为如果冷链这一块不能全程保证的话,质量可能会出现问题”。下一步,赵大明决定继续探索海鲜、肉类的团购,在冷链运输上多做尝试。
自6月6日起,除丰台区全域及昌平区部分区域外,北京其他地区餐饮经营单位开放堂食服务。当天下午,李劲力等蔬菜批发商户很快就接到大客户的蔬菜采购单,又各自忙开了。
6月7日,在河北固安白菜生产基地,王志勇和农民约定好白菜价格,准备将20吨白菜运往北京。在北京,李劲力的5车茄子已经进入新发地市场,准备卸货。余功成在卖完200吨土豆后,又从山东玉田调集200吨土豆运往北京。
赵大明的社区团购生意尽管做得不错,但他也想着在特吉特市场摊位上的经营,“期望尽早让居民们就近买到实惠的蔬菜。”
而作为北京“菜篮子”的新发地,这段时间也经历了供应量的起伏:4月27日蔬菜上市量2.58万吨,突破建场34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到了5月,蔬菜日供应量稳定在2万吨左右;进入眼下的6月,新发地蔬菜不仅供应充足,价格还呈现稳中有降趋势。
(文中王志勇、赵大明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李严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