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在教育部召开的发布会上,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田祖荫表示,随着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我国义务教育工作的重心已由“基本均衡”转到“优质均衡”上来。据悉,我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已于2019年正式启动,共涉及5项流程31项评估指标。
 
还有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破解
 
田祖荫称,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2021年国家监测复查结果显示,全国近3000个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基本办学条件的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均大幅缩小。但同时,还有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破解。
 
一是经费保障难度较大。田祖荫称,受国际国内环境影响,各地财政收支矛盾较大,普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一些省份未能落实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存在缓拨、欠拨、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现象。
 
二是办学条件仍有缺口。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总体达标,但未实现校校达标、项项达标,尚有一些学校在教学及辅助用房、体育运动场馆等方面有缺口。受城镇化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农村学校生源大幅减少、城镇学校随迁子女不断增加,面临“乡村空、城镇挤”的突出矛盾。
 
三是教师队伍有待加强。各省份均不同程度面临教师结构性缺员,存在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科学等学科专任教师配备不足。一些地方农村教师住宿、工作、生活条件较差,非在编教师待遇普遍较低。教师交流轮岗配套政策不完善,未实现常态化。
 
四是育人环境需要改善。各地落实“双减”进展不平衡,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需进一步解决。一些地方校园安全责任未压实,涉校涉生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还没有很好地衔接,教育观念转变难,仍存在盲目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的现象。
 
优质均衡督导评估共5项流程31项指标
 
据悉,为推动地方各级政府责任落实,国家建立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制度,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2019年正式启动了督导评估认定工作,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宁波市江北区已率先通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田祖荫介绍称,与基本均衡相比,优质均衡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核心是实现“四个更”。一是全面发展的理念更鲜明,二是标准化建设程度更高,三是教师队伍更强,四是人民群众更满意。
 
据悉,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基本程序包括县级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四环节。其中,国家认定包括资格审核、社会认可度调查、指标审核、实地核查、结果认定5个流程,依次进行。评估内容涉及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共31项指标。
 
田祖荫表示,接下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按照规划,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格纪律,稳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同时,对各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复查,确保均衡发展水平不滑坡。

新京报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