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的《少年闰土》,被历套教材选入,是小学生最熟悉的鲁迅作品。图/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语文教材删减鲁迅作品?

6月29日,人教社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虽然经历了多次调整,但鲁迅一直是教材选入作品最多的作家。教材中选入的鲁迅作品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根据教材编写框架的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这是基于中小学教材的统一规划、考虑一线的教学反馈后作出的正常调整。鲁迅先生的作品从未大规模“撤离教材”,鲁迅先生一直与所有使用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孩子们同行。

事实上,大约自2007年开始,关于语文教材“去鲁迅化”的讨论就不时出现。每一次教材调整,鲁迅作品的存续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让本只属于语文教育场域上的教材调整,逐渐演变成公共场域上的文化讨论。

正如人教社所说,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数量并非一成不变。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和发行的第一套初级、高级中学语文课本,共选入鲁迅作品12篇,在整套教科书编选篇目中占比为4.5%;1960年,大幅修订后的教材选入21篇鲁迅作品,占比为7%,这一时期选入的鲁迅作品,基本奠定了新中国成立后至今鲁迅作品选篇的基础。

1976年,重新组建的人教社在新的教学大纲指导下新编全日制十年制中学教材,其中选入19篇鲁迅作品;20世纪80年代末,人教社编写的语文教材选入鲁迅作品17篇,占比为5.3%。

进入21世纪,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人教社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于2003年在全国开始使用,并在2006年、2013年小修订,但鲁迅作品选篇基本没有变化。这套新世纪里诞生的全新教材共选入鲁迅作品11篇,占比为3.7%。此后,人教版教育部统编本义务教育教材和普通高中教材分别在2017和2019年投入使用,鲁迅作品篇目调整后增加1篇,本套教材由于课程改革后必修课课时减少,整体教材篇幅压缩,鲁迅作品在整套教科书篇目中占比反而上升为5.7%。

从总的篇数和所占比重来看,鲁迅作品从20世纪50年代进入课本以来,始终居于重要位置,所占比重也比较稳定;从具体文体来看,鲁迅的杂文篇目起伏较大,散文、小说相对稳定。可以看出,鲁迅作品在课本中的编选,确实随着时代的变革有起伏,在具体篇目上有更替,但从较长的时间区间来看,还是呈现出一种比较稳定的态势。

那么,为什么每次教材调整,鲁迅都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我们知道,教科书不仅反映出一定时期人们的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并且承载着向社会传承文学经典的历史使命。

一个世纪以来,鲁迅的形象随着时代与读者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其作品也经历了一个被研究、言说与争论的历史动态。课本中的鲁迅,同样也经历了一个循环往复的时代变更。

这不仅说明了鲁迅作品坚韧、顽强的生命力,而且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其时代价值与社会影响力。

无论是取材于历史还是取材于所处时代,鲁迅作品都表现出对国民性的反思、对不公的反抗、对受压迫者的悲悯,不仅深刻、真实地反映了时代,也具有恒久的经典意义。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鲁迅对我们民族来说,不是一个一般的文人。放眼全世界来看,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这样极少数的作家,他的思想不但具有原创性,而且具有这个民族精神的源泉性。”

鲁迅文学思想的独立自主性、逻辑思辨性,决定了他的思想与文学具有超时代性。对于当下的读者而言,依然具有相当的启发性,其思想与文学仍然是丰富的精神资源。

可见,对于语文教材删减鲁迅作品的讨论,其实是一种深层的文化焦虑,即担心下一代因为不读或少读鲁迅作品,而失掉思考的深度以及对社会现象剖析的能力,失掉语文学习最该有的理性思辨能力,失掉基本的质疑、批判能力。

当然,在语文教材的编选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矛盾,比如在有限的容量下,如何既选入过往的经典文学或文章作品,又体现丰富的时代气息,与学生的经验世界保持紧密联系。

从这个角度看,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调整,不仅是时代要求,更是教学需要。老师也应该尽可能多方面地打开通往鲁迅丰富的文学世界的通道,在充分尊重内在兴趣、真实体验的前提下,引领孩子们进入鲁迅的文学世界中。

撰稿/赵清源(专栏作家)
编辑/徐秋颖
校对/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