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久”的重要时刻——共同见证长江江豚分娩。新华社直播截图

2022年7月5日下午,生活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长江江豚“福久”“产子”一事引发广泛关注。无数网友通过媒体直播的形式见证这一过程。

这是江豚“福久”第二次以“待分娩江豚母亲”的形象现于公众视野。上次是在2019年9月21日,当时“福久”在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白鱀豚馆顺利分娩。新生小江豚是人工环境中出生并成活的第四头长江江豚,也是全人工环境中首次成功繁育的第二代长江江豚,标志着水生所长江江豚繁育保护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

时隔近三年,“福久”再次开启了一头小江豚的“新生”。而这次的“新生”,与上次相比,又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江豚与白鱀豚曾是长江生物旗舰“双子星”。2007年8月8日,白鱀豚被正式宣布功能性灭绝,长江生物旗舰双子星之一黯然“谢幕”。2018年7月2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长江江豚仅剩约1012头。对于江豚的生存前景,舆论一度相当悲观,认为江豚可能重蹈白鱀豚的覆辙。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短短三年,此次公众所见江豚的“新生”,是哀乐与挽歌已隐约响起之际的生命逆袭,是“不信东风唤不回”的执着成果。

三年当中,最大的变量,是“长江十年禁渔”果决地变成现实。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而到了2022年3月23日,实施“十年禁渔”后长江武汉上游段首次在涨水季节,发现成群江豚。

江豚皮肤细嫩,对水质要求较高,浑浊水域下难以生存,这也证明了长江“十年禁渔”、入河排污口治理、岸线生态修复、小散乱码头整治等综合措施对长江水质改善效果明显。特别是长江禁捕后,渔业干扰变小,鱼类资源丰富,江豚觅食、嬉戏的通道被打通,分布区域变大,因此逐渐出现在武汉段甚至进入支流汉江。

▲在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江豚妈妈和小江豚在水中游动。图/新华社

白鱀豚、白鲟、中华鲟、江豚都是长江里的大型物种,它们同属长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野生江豚成群出现,是一个好兆头,也是一次环保政策的验证。

作为当前长江干流中生活的,极可能是唯一的水生哺乳动物和食物链的顶端物种,长江江豚的种群状况,指示并反映着其繁衍栖息地——长江的生态健康状态。人工环境中的长江江豚繁育技术研究和成功实践,其价值则是借此深入了解长江江豚的繁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多种生物学特征,为长江江豚自然保护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可以推动建立综合性、开放性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平台,推进珍稀水生物种保护多学科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可以说,人工繁育和野生种群保护,是野生动物保护不可或缺的双翼。

此前,直播野外观测江豚已有多次尝试,舆论热度很高。事实证明,全民参与对推动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的价值无可替代,江豚更是因其特殊生物学特征而富有公众亲和力、影响力。

新媒体兴起后,为全民参与,也为向公众更好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意识、文明观念、科学常识,提供了以往难以想象的便利条件。此次江豚分娩直播,主要价值也在于此。

人类能够目睹这一物种的“新生”,既是人类为保护江豚所做努力的光荣,也是人类做到维持这样一个可爱、重要水生物种存续的幸运。须信苦心天不负,鱼龙潜跃水成文,亲眼见证,实感荣幸。

撰稿 / 宋金波(专栏作家)
编辑 / 刘昀昀
校对 / 李立军